第332章 为国举才(第2页)
正要上前,被陈守拦住了:“里面是王府女眷,怕是不方便,苏学士见谅。
听说是女眷,苏轼倒真不好意思追问了,只好地看着马车远去。
直到马车离开王府老远,赵孝骞才掀开了车帘,先心虚地朝后方警了一眼,
然后朝陈守竖了竖大拇指:“真是个小机灵鬼呢·———-回头给你加鸡腿。””
陈守矜持地一笑:“为世子分忧,是末将的本分。”
“别说得那麽好听,啥分忧呀,明明是帮我躲债-————”赵孝骞揉了揉脸,朝车夫吩道:“去政事堂。”
政事堂设在延福宫内,而且政事堂不是寻常官员能进的,有资格入内的基本都是宰相或副宰相级别的重臣,比如尚书仆射,中书门下侍郎,参知政事等官职。
幸好赵孝骞的官职级别不低,枢密院的第三号人物,进政事堂还是有资格的只是大宋的官制是军政分离,政务方面由政事堂掌权,军事方面由枢密院掌权。
枢密院的官员入政事堂,资格够了,但仍然很罕见。平日里为了避嫌,政事堂和枢密院是互相不串门的。
赵孝骞可不管那麽多,政事堂以前又不是没进过,再说里面熟人也不少,不管朋友还是敌人,就问你熟不熟吧。
当赵孝骞一脚跨入政事堂的门槛,里面的朝臣们都惊了,傻傻地看着他走了进来。
坐在政事堂正面书案后的自然是宰相章怀,见赵孝骞来了,章眉头一皱,
搁下正在批阅奏疏的笔。
“赵郡公倒是政事堂的稀客呀,难得在此见到枢密院的重臣,今日可算开眼了。”章怀呵呵笑道。
明着一副欢迎状,实则话里暗藏机锋,含蓄地指责赵孝骞作为枢密院的官员,不该来政事堂串门,年轻人一点也不懂得避嫌。
赵孝骞听出味道来了,但装作听不懂。
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章怀,年轻人不仅不懂得避嫌,脸皮之厚也是超乎想像的。
“思念章相公之甚,小子遂不请自来,望各位相公莫嫌小子孟浪。”赵孝骞笑嘻嘻地行礼。
章怀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
既然都这麽说了,再责怪他似乎有失长者之风度。
彼此也算斗过几次,章怀对赵孝骞多少有了几分了解,知道这小子不会无缘无故登门。
于是章怀将赵孝骞请入政事堂西侧的一间偏殿内,命宦官奉上茶水点心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