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鲸落,万物生(第3页)




    他从始至终都没打算靠国际咖身份给自己镀金,回内娱继续割粉丝韭菜。



    他是真真正正有打算在欧美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走全球icon路线。



    所以几乎想都没想,沈倦就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自己制作歌曲发行新歌。



    创作才子的人设在欧美可是很吃香的。



    而在发新歌中又有几个选项:



    发单曲、发ep以及发正规专辑。



    发单曲倒是简单。



    与团队共同制作完歌曲,再完成人声录音和mv拍摄就算完事,比如王嘉迩前段时间上线的那首《papillon》。



    可问题是机会难得。



    他目前的事业发展重心和基本盘都在国内,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欧美活动。



    所以他还是想通过为数不多的曝光机会,尽可能在米国获得流量人气,扩大自身影响力,为今后奠定发展基础。



    所以目前最适合他的选项也就只剩下发专辑或者发ep(迷你专辑)了。



    简单来说,这回先制作几首单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一一发行。



    也就是俗称的打单,这样也能为后续专辑的发行带来热度,刺激销量,甚至如果发现先行单曲反响不佳,还能及时收手,停止专辑制作或者回炉重做。



    然后回国完成国内的工作后,明年再抽个时间去米国把剩下的内容完成,这样一张专辑也就差不多做出来了。



    至于专辑质量...



    沈倦还是挺有信心的。



    不求一步登天拿下B榜冠军单曲。



    至少冲击个Billboard hot100,创造华人歌手历史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发行的这几首专辑预热单曲真能如沈倦预料的那般出色,或许还能在土偶播出之前吸收掉因鹿寒官宣恋情选择跑路的这些散粉。



    肥肉摆在眼前,没理由不吃。



    信息差确实存在,没理由不用。



    所以沈倦恐怕只能在心中对他那个仍旧抱有偶像梦想,并且正在努力训练付诸实践的好兄弟蔡徐鲲说声抱歉了。



    毕竟如果他把鹿寒的这群散粉提前吃掉,土偶就不会有那么高的热度,鲲鲲也就不会获得那么多的粉丝流量了。



    但这就是娱乐圈啊...



    当切实的利益摆在眼前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先考虑的永远会是自己。



    沈倦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