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肖锚

第120章(第3页)

 “怎么啦?”老许问道。 

 “有空吗?你姐有事想跟你商量。” 

 “可小菲……” 

 “嗨!她不没事么?男子汉大丈夫,要以江山社稷为重。女人嘛,那不过就是件衣裳。” 

 这叫什么歪理啊? 

 没办法,那就只好跟他走吧?两个人来到陈明家中,于秀凝此刻还没有入睡,她挺着大肚子,端坐在沙发上,平静地等待着丈夫的回归。 

 “姐!你还没休息?”许忠义跟她打声招呼。于秀凝微微一笑,指指对面的位置,吩咐他先坐下。 

 “姐!您有什么吩咐?” 

 “忠义啊!今天的事儿,你有什么打算?” 

 “您是指……” 

 “李先生说的话。”于秀凝拾起毛衣,一边编织,一边观察着他的脸色。 

 “没什么打算,他愿意把位置给谁,那是他老人家的事,我嘛!干好本职就可以了。” 

 “嗯……”点点头,于秀凝对他这态度是大加赞许,“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你呀!是深谙雍正帝的权谋之道!” 

 老许眨眨眼睛,心说你于大姐了不得,足不出户,就把事情经过给摸得一清二楚,看来整个督察室,你才是最可怕的人物啊? 

 “可你知道么?雍正所谓的‘不争’,在康熙眼中,呵呵!未必管用。他再怎么恪守本分,那也不过就是个治世能臣的印象而已。”于秀凝的观点,不知是从哪考究出来的,许忠义既无法反驳,也不能反驳。因为雍正继位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清史是一笔糊涂帐,有些问题可以瞒过史学家,也可以瞒过老百姓,但它瞒不过我们这些人。知道么?据我分析,要选哪个儿子做接班人,康熙一直是举棋不定,为什么会举棋不定?因为这个合适人选,并不是唯一的。” 

 对于满清这段历史,饱读国学的许忠义,也是略知一二。后人一直在雍正继位诏书上争论不休,有说它是真的,有说它是假的,更有甚者,民间还流传着雍正死党隆科多,将“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但关于这件事,于秀凝又是怎么分析的呢? 

 “康熙的传位遗诏是真的,”于秀凝说道,“所以雍正即位也是合法的,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康熙在生前并非只留下过一份诏书。知道么,正因为他举棋不定,所以才将考察人选分别列举在几份诏书上,而雍正那一份,也正是其中之一。康熙这么做是事出无奈,如果发现哪个儿子不合适,便可以果断地剔除他资格,从而让最适合的人继承大统。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倘若后悔了,还有机会补救,绝不会出现太子胤礽两废两立的丢脸事。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自己会走得那么快,再想继续考察人选,这已然是来不及了。所以在他死后,就留下了若干份传位遗诏。至于该由谁继位,那就是负责宣召的隆科多,他自己该怎么把握了。呵呵!世人都以为秘密建储制度是从雍正开始的。实则不然,在他之前,康熙就已经这么做了。但在当时,这个想法还不完善,他没把最适合的人选,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后。” 

 许忠义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反复揣摩于秀凝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但事不关己,关己则乱,直到想得头昏脑涨,他也未能从中领略到一丝玄机。 

 “忠义啊,从这个历史典故,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憨憨一笑,许忠义摇了摇头。 

 “姐是想告诉你,李先生心目中的人选,也肯定不会是唯一的,谁能继承大统,呵呵!那就要看谁能当你的隆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