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张居正的军事改革
李如松、戚继光、李成梁、无疑是这一时期最为风头无量的帝国将军,往下还有马芳、杨文也能独镇一方。再往下还有南北讲武堂每一期毕业的年轻世袭新锐将士。
准确的说,是大明朝从太祖朝之后终于再一次迎来了军事将领梯队老中青结构的合理化。成祖朝没有靠谱的将领,逼得只能成祖自己披挂上阵亲自北伐。再往后真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几乎无人可用,不得不开启文官领兵的模式。
没想到,经过世祖皇帝晚年的南北折腾,竟然迎来了如此完美的军事人才梯队。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人才结构,张居正才敢放心收李成梁、戚继光的谢礼。也正是如此,对于高拱提议的麓川之战、麓川之战,张居正也才如此顺从。
理论上讲,只要将领人才梯队序列完备,一时的输赢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赢的。比兵丁,大明就不缺人。现在补上缺将这个短板,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关注到这个局面的兵部尚书张居正,如今对军务又有了新的理解。
那就是在将领梯队完备的情况下,大明军备真正应该解决的各种顽疾。以前朝廷缺将,可不敢真的去解决,如今不一样了。
整军备边也是高拱去年提出的重大国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