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家书(第2页)

 泡了汤泉,回了钟晖殿,随行的两位太医过来替慈安太后诊脉行针。

 慈安太后忽指着徐玉宁道:“也给徐美人瞧瞧,她近来服侍哀家怕是累着了,瞧着脸色不太好。”

 徐玉宁只得坐下,伸出手给张院判诊脉。

 张院判细细摸了一会徐玉宁的脉,沉吟片刻后道:“小主肝气郁滞,又有脾胃失和之症,微臣开一剂健胃疏肝汤,再配以汤浴,小主身体底子好,调理半个月也就无碍了。”

 慈安太后听说徐玉宁身体真的有碍,不由道:“瞧你,自己都不留神,别年轻小病小痛就不当一回事,等到了哀家这个年纪,积了沉疴就要遭罪了。”

 徐玉宁前世确实对先太子一事难以释怀,以至情深不寿。

 到底是陪伴久了,慈安太后对徐玉宁,也渐渐生出了几分喜爱,语气中的怜惜不是假的。

 徐玉宁忙道:“母后说的是,玉宁今后自当注意。”

 太医退下后,徐玉宁不欲打扰她休息,也跟着要告辞,但是慈安太后又将她留了一会儿。

 “今日得修书一封,给皇上报个平安才是,玉宁,哀家念,你来写。”

 慈安太后似乎是犯了懒,徐玉宁只好接过担子。

 她念一句,徐玉宁写一句,也不过寥寥数语,总结过来无外乎:“母后安好,勿念。”

 慈安太后又道:“把信交给秦铮就是,他知道怎么做。”

 “诺。”

 徐玉宁拿着写好的信告退,离开了朝晖阁。

 她前脚一走,桂嬷嬷就笑着揶揄慈安太后:“徐美人的字迹皇上一眼就瞧得出来,您这做得也太明显了。”

 把皇上的心肝扣在这,又不让皇上知道徐玉宁的消息,皇上在京城怕不急得团团转?

 只能说知子莫若母。

 慈安太后微叹道:“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不仅先帝爷喜欢,慈宁喜欢,哀家也喜欢。”

 桂嬷嬷又笑:“您把她扣在身边,不就是考察她?”

 慈安太后神色凝重了几分:“都说红颜祸水,哀家也是怕。皇上以一人之身担社稷,万万不能放一个居心叵测的女子在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