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团练(第2页)
还有许多“江湖豪杰”乃至农民军头目借着团练之名暗行谋反之实,以编练民团的名义招集壮丁、武装青壮,时机一到便举旗造反,明廷根本无法分辨,这反倒加大了明廷围剿农民军的难度。
实际上,历史上类似于这种豪强地主团练武装的小势力,即便发展到残唐五代那样巅峰时期的藩镇,战力大多也是堪忧的,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南侵失败总结经验之时就曾评过“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分析得非常清楚,老百姓是抗辽主力,而中原的藩镇军阀和各种小势力们是可以依靠的友军。
满清也是吸取了前代的教训,此番派姚启圣来赣州组建团练,不仅直接将姚启圣连跳数级提拔为江西布政使,而且还拨给一笔经费、给了其“便宜行事”的圣旨,又从康亲王麾下抽调了几百兵马给他作为团练的教官和中坚,明显就是要像后世清廷对曾国藩那样,以团练之名编练新军,而不是真的要依赖当地那些乱七八糟的民团。
“姚启圣此人,据鹧鸪先生和亭林先生所言,很有才干,但是又狂傲不羁,赣州现在还有一个镇南将军舒恕在主持大局呢......”牛老三朝着赣州方向指了指:“清廷那圣旨里头也没说谁主谁副,又是一满一汉两个主官,怕是得先自已打起来不可。”
“这种安排,说明清廷虽然要编练团练新军,但并没有完全放权的打算,清廷对咱们红营已经很重视了,但内心里并不觉得我们红营是比吴三桂他们更紧要的威胁.......”侯俊铖早早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清廷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三藩身上的,对于我们红营,清廷已经定下了限制发展的策略,可具体怎么限制、要限制到什么程度,清廷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计划。”
“这对咱们红营是好事,我们还有继续稳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牛老三也凝眉分析道:“再怎么说,若是舒恕和姚启圣闹起来,必然会牵连到姚启圣的团练,短时间内,那些团练恐怕形成不了什么战斗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