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难追(第2页)
“部队的正面战力再怎么强大,后勤跟不上,这仗都没法打下去,当年明末的时候,明军的战力其实也不弱,正面交锋即便是太祖年间鼎盛时期的八旗,明军也不是不能对抗,小规模战斗许多时候还会占上风,可只要人马数万的军团级作战,不管是对大清还是对农民军,都表现得一塌糊涂,几乎是一触即溃。”
“为何如此?不就是因为明军的后勤问题一团乱麻嘛!松锦之战中,笔架山十二屯的粮食,足够十几万明军吃一年的军粮,与大军近在咫尺却运不上去,太宗八月八日到的锦州城,八月十日就派兵从明军的缝隙之中插过去抢占笔架山,明军便只剩下三天的粮食,这仗怎么可能打得赢呢?”
“洪承畴是督粮起家的,他对于后勤问题已经算是颇为重视了,关内那些明军官将,便是孙传庭的秦军精锐,打仗的时候也只能最多保证五天的军粮,关内明军五次大规模围剿李自成,四次被人断了粮道,饿着肚子,怎么去打仗?”
“这团勇新军也是一样,以前所有人都只盯着兵员战术、武器装备、堡垒城池这些正面作战方面的革新,没人去仔细想过后勤的革新问题,而红营便是把这个问题赤裸裸的摆在所有人的面前,落后的后勤体系严重制约了红营的正面作战,同样也会严重制约团勇新军的正面作战,正面打得再好再坚决,战斗意志再怎么旺盛,武器战术再怎么先进,粮草送不上去、弹药无法补充,最终也不过是败亡的结局而已。”
“可要革新后勤,红营有大量社会改造的成果奠基,他们可以做,大清呢?革新自救现在还是一团乱麻,怎么去做?可若是不革新后勤,这团勇新军再怎么练,最后也会死在这后勤的问题之上,可能看到一丝翻盘的希望?”
“执委把那些问题和总结原原本本登在军报上,其实是一个攻心之策,他们攻的,就是纳兰中堂、安王爷、康王爷、周培公、姚启圣这些如今撑着大清朝的中坚亲贵官吏的心,他们有经验、有才干、有眼光、有胆识,所以一定能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从中看明白双方的差距,然后彻底看清楚,这大清朝.......无论怎么追都已经追不上红营的脚步了,如今已经只剩下苟延残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