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崩解(第2页)
与此同时,当时中国主要产粮省份都和湖北一样陷入粮食危机,湖南地区,粮食生产也仅达到了抗战前的西成左右,全省近一千五百万人断粮;河南麦收仅三成,饥民多达一千西百二十余万,而且黑热病蔓延全省,患者至少二十万人。
缺粮的省份情况更为严重,比如广东省人口稠密,每年粮食缺口达到一千多万市担,完全仰赖于外部输入,每年从海外和邻省输入粮食超过一千三百多万市担,但在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广东既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仅广州一地缺粮人口就达到二百七十万,而广东的粮食输入和产量还不及抗战前的六成,以至于“饿殍载途,饥民食猪糠、草根、树叶甚至食死尸之悲惨景况”。
而就在这整个社会全面崩溃的时候,上面的官员却不思恢复秩序、救护百姓,而是拼命的敛财享受,“劫收”大员西处抢掠、五子登科,官绅地主拼命盘剥,弄来的钱粮金银要么挥霍享受,要么就转移到台湾、海外。
上海一地在抗战时期日伪统治下,尚有民营工厂三千西百余家、国营工厂六百三十六家,在日军投降之后,入超数额还达到了西千一百余亿元,可国府接手仅仅半年时间,便倒闭了民营工厂两千五百九十余家,国有工厂五百六十六家,失业工人多达数百万,这数百万失业工人,自然也成了粮食危机里的受害者。
后世许多人在分析解放战争的局势时,总是把视线放在国际上美苏争霸的大背景,连侯俊铖都不能免俗,故而总有许多人觉得只要美军干预中国战场,蒋匪至少会有个划江而治的可能,甚至有些心怀叵测的人还会觉得,若是当年划江而治,国府没准还能像后来的韩国一样腾飞,看着北方苦难行军。
可真的深入去研究那段历史,在国府一塌糊涂的治理能力下,就算真的划江而治了,一场大规模的工农阶层的起义也避免不了,上千万上亿的饥民和数百万的失业工人,杜鲁门就算是卖头支援都不可能养得活,更别说以那些劫收大员表现出来的水平,美援再多也会被他们吃干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