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各方反应(第2页)

 “d加密就算了,这是一个需要绝对的高手领头才能实现的功能,我们暂且达不到这种水准。退款也很简单,我们讨论后也可以立即更新,秋促更是一个极好的方向,能瞬间吸引大量玩家的注意。

 同时,对比黑洞,我们的自研游戏更加出众,对方目前的游戏都属于小制作,但具有创新性这个优点。

 但是,创意工坊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g胖对于游戏行业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远比大洋彼岸小马哥对于游戏的敏感度更高。

 “创意工坊,这是一个可以让玩家在社区加深凝聚力的东西,也是拥有最大创意爆发力的地方。各位不要忘记,dota只是war3里面一张小小的地图,我们的cs,也有着生化mod这样的创意。

 一款游戏是否有创意工坊,代表着作者的开放态度,也将丰富游戏的玩法,延长游戏寿命。对于厂商而言,是否开放创意工坊是厂商自己的事,但平台有没有却是大问题。

 因此,steam将学习黑洞,除了d加密以外,steam都要加入!”

 一天后,steam发布更新说明。

 “steam永远是一个为了玩家着想的平台,对于友商的优秀,steam也将跟进。我们正在加紧研发创意工坊,也将商讨关于退款的可行性……”

 企鹅的反应与v社有很大的差异性。

 黑洞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企鹅肯定不会置若罔闻,毕竟什么都想掺一脚。

 关于单机游戏平台是否可行的讨论已经在会议上进行了3次讨论。

 “首先我想说,单机游戏的赢利点低,并且面临大量盗版,除非我们也研发类似d加密的技术,但投入的成本将更高了。因此,做平台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除非我们只是打算做一个单纯的平台,而不是自研单机游戏。”

 徐明作为分管投资部的徐总裁,在会议上的发言模棱两可。

 “运营这边怎么说?”小马哥问道。

 “做平台,在当下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我们拥有企鹅这样的流量入口,平台对于现存网游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帮助。而且,我们做平台没有优势,无法吸引国外大厂商的游戏入驻。”

 “如果以后我们入局单机游戏呢?”策划部这边有了新想法。

 徐明则嗤之以鼻,“单机游戏,能赚几个钱?投入巨大,收效甚微,除了名气,没有任何好处,而我们缺少名气吗?”

 一通商讨,小马哥最终发话,“既然如此,那就暂缓做平台的想法。另外,徐明你这边继续跟进收购黑洞游戏的企划,尽量谈,实在不行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