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大学生游戏制作大赛

罗娟一上任,就推出了各项针对员工关系的措施。

包括团建、心理咨询、心理授课,还在黑洞内部建立了诸如职业生涯规划建议等新东西。

文韬看不懂,但尊重专业人士的想法。

文韬比较在意的是黑洞游戏中心怎么还没有完成上线,找到姚晓光一打听,才知道早就开发出来了,只不过他觉得合作的游戏太少,现在上线不利于推广,所以暂时没有宣布上线。

文韬尊重姚晓光的决定,但肯定也不能等太久,对于手续自家手游的上线计划有影响。

黑洞游戏中心定位为手游渠道,没有接触过渠道搭建的姚晓光等人来说,慎重也是可以理解的。

文韬的想法倒是无所谓,黑洞平台一开始甚至就植物大战僵尸一款游戏,还不是一样做起来了。

当然,手机和pC有区别,但以一款或者几款现象级游戏作为驱动肯定不会错。

这年头的手机游戏开发商还不多,能联系到的被黑洞联系了个遍。

即便如此,游戏中心也只有30来款可以提供下载的手游。

而且大部分质量并不高。

黑洞游戏中心的运营方向,是以游戏与社区结合的方式,基本上照搬了黑洞平台。

最大的区别就是,游戏中心在文韬的规划中,没有渠道费用。

也就是说,不收游戏开发商一分钱的渠道分成。

这让很多黑洞的高层都不理解,即便在2011年的现在,仅有的手游市场就已经验证了手游渠道有多么的赚钱。

互联网大厂们的应用渠道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pC端渠道商的分成比例一般在30%左右,而在手游渠道上,这个数字达到了70%-80%。

游戏制作人做出手机游戏,也只能选择大厂们的渠道发行,否则用户连看都看不到游戏的存在。

大厂们瓜分了渠道市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光是70%的分成还嫌不够,还要再给钱才帮忙推荐,谁给的多推荐谁的游戏。

游戏质量根本无所谓,玩家骂两句又不会掉块肉。

后来发展到渠道对所有的新游戏都定下了一个新标准,即首日充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