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契机竟然在这儿(55)(第2页)

 技术,那才是人家的根本。

 从竹林回来,一行人又去了养兔的山头。

 “那几个兔子脚怎么感觉不对劲?”田逸之说道,“这附近有什么对其造成威胁?比如蛇?”

 这边果园比鸡场那边可大了不少。

 他可从黄亮那儿得知,许岳家的几十亩桃园,收入近亿。

 这边可是几百亩。

 后山鸡场还有,总共好几百亩。

 另外,菜地边上有,水田边上也有。

 明年这些果树结果,那收益得多少?

 “那几只是野兔,小岳家的狗从山里叼回来的。”李觉民说道,“那些小一些的兔子才是花钱买回来的。”

 田逸之惊讶不已。

 他家那两条小狗能去山里抓野兔?

 夸张了啊!

 “家里有条老狗,早出晚归。”

 许岳似乎看出了田逸之的疑惑,随即解释了一句。

 一行人随后又去了桃园,然后再去了菜地,叫上了许江景。

 茶山、鱼塘、鸭场.

 “你还养殖蚯蚓了?”

 从鸭场那边回来,田逸之有些错愣的看着面前的蚯蚓养殖场。

 “给垂钓中心那边养的。”许岳说道,“销量不错,平均每天能卖两三百盒。我这儿出去一百一盒,他们转手翻了一倍,售价两百。不少钓鱼佬走的时候还打包。”田逸之惊讶不已。

 什么时候蚯蚓这么值钱了?

 抢钱呢?

 一盒一百两百?

 渔具店的两三块钱吧?

 “没想过做饵料?”田逸之问道。

 如今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饵料市场也不断扩大。

 “以前不少人建议过。”许岳说道,“这事儿,我还没想好。”

 “那边大棚种的什么呢?”

 田逸之指着不远处,随口问道。

 饵料的事儿,也是可以走的。

 不过,老板都说没想好,那就不急。

 “我试着培育一下猴头菇和羊肚菌那些。”许岳说道,“去看看!”

 “这季节能栽培猴头菇?”田逸之惊讶不已,说道,“走,去看看。”

 栽培猴头菇一般以16摄氏度到20摄氏度为宜。

 如今可是室外气温可是三十多度。

 猴头菇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在2月或者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至10月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