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四方云动(第2页)

 

“世叔放心,侄儿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世叔公务繁忙,侄儿就不打扰了,侄儿就此告退。”

 

望着离去的薛礼,李绩有些后悔,当初对薛礼说的太多了。

 

也不知道薛礼跟随福王殿下,是福是祸。

 

薛礼走在回王府的路上,仔细回想李绩的一言一语。

 

他能感觉得到,李绩并没使出全力。

 

可既然能做到而不尽力,薛礼看不透,也猜不明白。

 

当初选择跟谁李代,虽然有李绩在一旁推荐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决定。

 

大唐以武治国,想出人头地,上阵杀敌,获得军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他薛礼,也不例外。

 

建功之前,跟对人,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老板好不好,手中得有宝。

 

在薛礼眼里,李代就是手中有宝之主。

 

因为李代可以公开招人,因为李代建过军功。

 

有能力,有本事,并且还不贪功。

 

对于属下来说,这样的人,绝对值得追随。

 

不贪墨属下的功劳,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


这说明,只要自己努力,终有光宗耀祖的一天。

 

二三百人。

 

人是少了点,但也不是不能建功。

 

薛礼对自己手中的,二石长枪,三石长弓有信心,更对自己有信心。

 

十四岁的薛礼,右手成拳,迈步走进阳光里。

 

裴天啸就简单多了,回去和裴寂一说,裴寂一脚就把他踹了出去。

 

“嘿嘿~~~裴大人,你这位侄儿,怕是没你说的那么聪明吧?”

 

裴寂身后的屏风里,传出讥讽的笑声。

 

“比你家的那位,可强多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家的娃真的不争气,还是懒得和裴寂较真,此人转变话题说道:

 

“裴大人,李代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裴寂耸了下肩膀,笑道:“一个娃娃,能有多大本事。老夫吃的盐,比他吃的米都多。”

 

“话说的不错,但此事,绝不可听之任之。”

 

“哦?某愿闻其详?”

 

“李代此举,看似无心,却是有意。说句不客气的话,你们皆已入彀而不自知。”

 

“此言何解?”

 

“你们都被陛下盯上了。”

 

“陛下?”

 

此人端起茶杯,浅酌一口。

 

“陛下登基不足一年,重心一直放在稳固江山之上。就本公所知,陛下很早就在福王身边,安插了细作。你说,此事陛下知道后,会如何做?”

 

“这~~~”裴寂额头一片光亮,毫毛之间,布满细汗。

 

“陛下的心思,不难懂吧!裴大人?”

 

“照你所说,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非也!”

 

此人踱步立在屋子正中央。

 

“做还是要做的,一点动静也没有,说不过去。我看不如这样,找些老弱病残,凑个二三百人,让天啸带过去交差,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