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混乱(第2页)
陆大古走到墙边,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高高低低的砖木混合建筑构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马车和人潮穿行其间,间杂少许纯木制的自行车,那是他让勋章工人扮演民间发明者悄无声息推行开来的,好让部分民众出行更加方便。
如果他能站得更高,可能会看到城郊大片建筑工地,在那里,众多乡民翻新房屋,几乎家家户户居住条件都有提升。
因他的到来而愈发繁华的大城还在不断建设中。
水泥的运用减轻了建设难度的同时,也让建设速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使人们不必费时费力地夯筑土墙。
在过去,人们要修墙,往往需要先用两根木杆在地上对好墙脚轮廓,把土灰堆积到木杆之间,然后用有扶手的板子用力向下捣,不断压实,每压实一层,则保证墙体形状的木杆加一层,再次堆积土灰,逐步将土压成墙,如果是那种带防御性质的军事建筑,或者对强度有要求,还需要往土里掺米汤。
再看古代粮食产量和运输效率便知,古代大兴土木对国力消耗极大,损害民力,故此,常有大臣反对。
这时,城墙下有些民众注意到了他,纷纷跪拜。
陆大古强迫自己无视他们,并想做点什么转移注意力。
刚好,身边有位禁军什长。
“我记得你是叫,常春?”
什长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
“是,王上。”
“你家有几口人?”
“八口。”
“八口....不少了,家中有多少兄弟姐妹?”
“两个阿姐,一个哥哥,还有个弟弟。”
“家里过得怎么样?”
很奇妙地,此时的大古给常春的感觉就像是位温和亲切的长辈,与他闲话家常,他放松许多,脸上出现笑容:
“一个阿姐和阿弟在家照顾父母和祖爷爷,剩下的都在工厂做工。”
“全赖您的恩德,家里过得很好了,最近几年每年都有结余,去年家里来信跟我说,他们又养了几只小猪,新春点了鞭炮,我家和乡里都好起来了。”
“那很好啊,你们的日子能过得好,说明我总算没有做错太多。”
陆大古望向天边:
“常春,你望那边看,能看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