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战役力量焊接

第二百章 我们为何能存在(第2页)

这也是为何,穿越前他每晚都会进行150个俯卧撑、150个仰卧起坐,30个蹲起和几组拉伸,间或长短途奔跑锻炼。

现在想来,这些事大抵都是因为自幼缺乏大人保护、没有家、面对可能的欺凌只能靠自己够狠把对面吓退带来的安全感缺失。

所以,温和友好的面具之下,他其实是有那么点容易走极端的。

像条被逼入死角的野犬。

谁如果把手伸进来,要把那角落里的最后一点虚幻的安全感也拂去,就要有被他狠狠“咬”一口的准备。

“陆同志,您可来了!”

位于几座农家小院之间的土路上,警卫员孙树青远远地见他来,便挥手招呼,很快地跑近来。“话筒、电池、电线、喇叭都备好了吗?”

“备好了。”

“嗯。”他点了点头,边走向动员讲话场地,边认可地拍拍孙树青的肩,“辛苦你们了。”

当陆大古到达场地的时候,清理出来上千平米,原本用于数个村庄集市的空地上已经坐满了人,他们都是黑军主力的中高层指战员、主责宣讲教育的引导员、表现优异的班组及百人队,或是主要警卫部队。

几百上千号人在场地里坐着休息,直到大古站上场地中央的高台,一个个方队立即起身,站得笔挺。

“同志们。”他试了试支架上的话筒,见到妻子大进站进台下的方队,无意通过什么浪费时间精力的方式摆弄权威的他用目光扫过众人后,简短地下令道,“坐。”

除他以外,所有人马上盘腿坐下。

陆大古再次正了正话筒,以便人们能听清,他所使用的仍是碳精电极麦克风。

在此次任务中,由于蒸汽机对煤铁资源的硬性需要,考虑到占地、功能和便携性,大古绕开了蒸汽科技,先手复原了这些电力科技,目前成果尚可。

“同志们。”

迎向所有人的目光,青年站得笔挺:

“我是黑军首席,陆大古。”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解决大家的一些问题,明确我们这次作战的目的。”

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并懂得如何去做的士兵,和被驱赶着只知道听从命令的士兵,完全是两个不相同的状态,也是为着这个目的,陆大古才把黑军组建为半个学校,让战士们一边训练一边学习。

而在学习过程中,不少黑军士兵逐渐对些许教授的内容产生了疑问。

“我了解到,一些人对我们占领区的长期存在缺乏信心。”

“认为我们四面处于敌人的包围,过于危险。”

“还有一些人认为,既然我们现在的占领区能够建设起来,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分散开来,同时建立多个区域,更快取得胜利。”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在这里做个统一的解答。”

他说:

“要理解我们为什么能长期存在,以及为什么不分散建立多个领地,就必须明白,【我们为何能存在】。”

至少在本历史线,这个时代的炎华大地上,不依靠任何旧贵族、地主、豪强而能够维持,并且可预见的能够长期维持的区块,黑军占领区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个。

这等奇事,当然有其独特成因,其存在与发展背后,亦有相当的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在于:不能发生在封建体系处于强盛状态,基本盘稳固的区域。

以南宋为例。

南宋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实际上就是赵官家和一个个士大夫家族共天下。

这些个有士大夫背景的地主乡绅家族名义上服从宋廷,实际上,则是基层权力的掌控者,它们有儒家背书,通过宗族权力、三纲五常、神道迷信等重重枷锁实现了严厉管控,使各自的“领地”,完全成为一个个小型私人王国。

任何人在宋朝想要造反,首先要面对的都是这被触碰自身利益的庞大群体不择手段的疯狂打压,很多时候,造反者都来不及见到朝廷的大军,就被地主们直接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