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势(第2页)

 

三公公的嗓音虽然难听,可音量却大,颁旨的时候直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不少人都是脸色剧变,尤以大学士王鏊的反应最为激烈。

 

等三公公念完圣旨的时候,他脸上已经是铁青一片,犹如黑锅底一般,袍袖的抖动更是明显,即便站在朝班最末位的唐伯虎都是看得分明。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滋味不好受吧?唐伯虎嘴角一挑,得意的笑了起来,海禁不过是个名头罢了,只要变更一下形式,那倒霉的就会变成始作俑者。

 

现在,只要加入皇庄的船队,哪怕是升斗小民,也有了出海进行贸易的名义,反倒是那些跟皇权对抗,一直坚持着要维持海禁的士人们被拒之门外了,实是风水轮流转的最佳写照。

 

这一两年还不好说,可若是在过上几年,这些人八成就要哭着喊着的解除海禁,或者加入皇庄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说不,对这种有勇气的人,唐伯虎是赞赏的,不过要付出的代价也很沉重,那就是被摒弃于时代的发展之外。

 

机会已经摆出来了,如何选择,就要看他们自己了,唐伯虎又是一笑,那智珠在握的神情让很多人看的心寒,以至于生出了很多不该有的念头。

 

按照常理,一个千户直接升为伯爵,这种事是很容易遭到朝臣们的诟病的,不过现在是非常时刻,也没人计较这些细节了。

 

尤其是江南士人,他们都很清楚,这个伯爵的权威比在京城混吃等死的侯爵,甚至公爵都强多了。而且随着海贸规模的扩大,他的职权还会进一步扩大,所以,马昂具体被封了个什么爵位,这种小事实在不值一提。

 

“今有户部侍郎严嵩,学识渊博,素有清名……任命为登莱巡抚,兼天津分司主事,巡抚辖下军政诸事……”

 

许进头开始发晕……严嵩素有清名?到底是谁给他封的清名?这不扯淡吗?

 

他跟严嵩在吏部明争暗斗了快一年时间,知道对方的本事,虽然阅历还有不足,可腹黑处却不逊于自己,在辨识风色上面更是有独到的心得,说是人才也不为过。

 

可这人缺的就是风骨,清名那是肯定没有的,恶名倒是不少,在京城士林中他的名头仅次于唐伯虎。虽然下旨意的是皇上,可那些被罢官去职的同僚经的都是他的手,这么一个歼佞哪里有什么清名?


更令他惊异的是此举的目的,许进很有把找一副舆图来研究一下的冲动,登莱和天津,这两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而且,将这些地方置于同一人的管辖之下,究竟目的何在?

 

不过,他却无暇仔细思考了,因为三公公的嘴里一直没停过,手上捧的圣旨也不断在更换,念完对严嵩的任命,他手一抖,掌中赫然又是一卷黄绸。

 

“今有木城驿驿丞王守仁,学究天人,堪称国之栋梁……敕封为新建伯,并赐号阳明,迁礼部左侍郎……”

 

刚才觉得马昂跳跃力强的这会儿也不质疑了,马昂再强,还能有王守仁强?从没品级的驿丞到正三品,离九卿只差一步的礼部左侍郎,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跨度啊!

 

王守仁的才学到底是不是如圣旨所说般惊天动地没人知道,可单就他升官的速度来说,实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哗!”跪伏在地上的张升再也按捺不住,急怒攻心,一口鲜血直喷出来,洒了满地,衣襟上星星点点的全都是血迹。

 

别人可能会觉得王守仁离他这个位置还有一步,可他怎会不知道,今年他例行递上去的告老奏疏一直被正德留中不发,没有挽留,也没有批准。

 

他原来还存了一丝侥幸,以为皇上手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因此才作此姿态来挽留,可现在一切都清楚了,皇上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只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就是那封奏疏得到批复的时候了。

 

一切休矣……仕途数十年的一幕幕在心头闪过,张升脸上老泪纵横。

 

“皇家书院乃是朕以仁爱之心所置,为的是教化大明百姓,使人人知礼,各有一技之长,如今科目繁多,单以书院称之已经不足用,特此更名为常春藤联盟,各院校以大、中、小区分,小学作为普及教育,有教无类,授以百家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