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升任县尉(第2页)
儒家提倡仁孝为先,孔融自然照准,并给予了太史慈丰厚的赏赐。
不管怎么说,太史慈也算是出色完成了任务,求来了刘备的援军。
锦上添花的刘备虽然比不得雪中送炭的李贤,可总归伸出了援手,孔融恩怨分明,自然要把这功劳记到太史慈头上。
刘备、太史慈各有赏赐,此役最大的功臣李贤自然也不能怠慢了。
孔融考虑再三,决定擢升李贤为夷安县尉。
县尉俸禄四百石,掌管一县治安,地位仅在县令之下。
原本孔融想给予李贤更高的职位,可又担心贸然提拔,会揠苗助长,反正李贤这份功劳在这里,日后好生维护、提拔他就是了。
不过,李贤毕竟是大功臣,孔融在颁布封赏之前决定探探他的口风。
“维中,此番救援都昌,你功勋卓着,我打算升你为夷安县尉,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比起不入流的吏员游缴,县尉才算是真正踏入了大汉官员的行列。
李贤原本就没指望做多大的官儿,反正现在的他有了“名声”,又收获了大量的金钱。正是闷身大发财的好机会,倘若风头太盛,容易树大招风,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念及此处,李贤哪有不允的道理?
“使君厚爱,李贤必定竭力厚报”
孔融锊须微笑,确定李贤没有任何作伪之色过后,他赞道:“好,不居功自傲,挟恩邀赏,方为人臣,维中呀,你好生去做”。
李贤慨然应诺。
“日后若是遇有难处,尽管报来!”
这就是施之以恩,许之以诺了。
李贤抱拳作揖,“多谢使君”。
“嗯,此番诱导管亥离开,糜氏也是功臣,这份盐货专营的契约你拿去交给他们,只要我孔文举在北海国一天,他们就是北海的官商”
李贤又是一番道谢。
之前的空口许诺毕竟是不作数的,倘若孔融过河拆桥,李贤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那时候糜氏收拾不了孔融,肯定要迁怒于李贤。
虽说李贤不怕糜氏的报复,却也不想凭白失却一个援手。
能够这样两全其美地解决问题,李贤自然喜闻乐见。
都昌是北海国内最大的城池,眼瞅着就要离开郡城了,从管亥那里置换来的钱货,李贤只交出了三成,剩下来所有的钱货加起来也有一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