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赵云带来的消息(第2页)
几日之前,于禁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谁能够想到,今日的他却沦为了阶下囚。
兵败被俘的曹军士卒对于禁颇为怨恨,在他们想来,如果不是于禁有眼无珠,没能识破周仓的诡计,他们又怎么会落到这般下场?
于禁原本是鲍信部将,投靠曹操之后骤然提拔,很多曹军士卒便心有怨言,之前只不过是顾及于禁的武力、地位,他们才隐而不发。
如今,大家都是兵败被俘,谁也不必谁高贵到哪里去。
万一那李贤心狠手辣,说不定大家伙儿一起去见阎王。
有了这样的心思,被俘的曹军士卒对于禁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于禁气的七窍生烟,却又无法反驳。
是呀,如果当时于禁眼睛擦亮一点,早些识破周仓的伎俩,严防死守的大营又怎么会李贤轻易攻破。
大营不破,大家又怎么会兵败被俘?
郁郁寡欢之下,于禁食欲全无。
有人欢喜有人愁,酒足饭饱之后,李贤与赵云相谈甚欢。
赵云武艺高强,心性良善,他可以感觉到李贤对他满满的善意。
君子讲究投桃报李,赵云是个君子,李贤对他友善,他自然也报之以善意。
不过,赵云毕竟受人所托,大家熟归熟,可该做的事情却不能拉下了,当下嘴里道:“我此番前来是受刘玄德刘使君所托,他让我找到李使君之后把这封信交给你”。
说罢,赵云从胸前贴身处摸出一封信笺。
李贤展开之后顿时了然,信中刘备大概描述了一下河北、平原郡的战况,在袁军的攻打下,平原军仅能保持不败,刘备希望李贤的北海军能够北上平原,与他携手御敌。
对此,李贤嗤之以鼻。
曹操很快就要跟袁绍联手了,那时候别说李贤了,就算加上太史慈、陶谦,也绝难讨到好处。
平原郡地处要害,除却浩荡的黄河之外,连个可守之地都没有。
在平坦的土地上,袁绍跟曹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军卒的数量优势,将刘备的精兵淹没在人海的浪潮之中。
只要刘备一日不撤离平原郡,他必败无疑的结局就不会转变,即便李贤北上,也不可能改变整个占据。
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他们麾下都人才济济,绝不会像黄巾那般,空有数量优势,却良莠不齐,从而容易给人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