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北海国该如何自处(第3页)
“喏!”
时间紧急,陶商收拾妥当之后便带着十多名骑卒护卫出发了。
剧县,曹操击败袁术之后,李贤每一天都在等待着战争的来临。
在李贤看来,如果没有变故发生,准备妥当的曹操一定会先行讨伐北海国!
只有击败东莱军,曹操才能弥补其麾下兵马多次败于李贤之手的声望。
日复一日,东莱军中的新卒渐渐褪去青涩,除了没见过血之外,他们与老卒并未区别。
赵云麾下的骑军也已经形成了战力,几个月的时间,在多方人马的共同看管下,马具的秘密还没有泄漏出去。
对此,李贤很是高兴,能够多拖一刻便多拖一刻。
不过,该来的总归要来,躲是躲不过去的。
这一日,曹嵩死去的消息很快就在北海国内传遍了,李贤大喜,他知道,在击败陶谦之前,曹操绝不会兵发北海国了。
都昌城内,孔融急忙召集文武官员议事。
“诸位,曹孟德之父曹嵩身亡,陶谦难辞其咎,眼下曹军来袭,北海国该如何自处?”
“唇亡齿寒,徐州不得不救,如若不然,恐怕曹操会行假道伐虢之事”
“此言差矣,曹操麾下兵马十多万,而我北海国举国上下方有精兵三万人,为了陶谦的事情,至于赌上我们的全部精锐吗?”
双方都有人帮腔,一人主张及时救援,不然的话,曹操占据徐州之后肯定会攻打北海国,那时候,曹操与袁绍将会对北海国形成合围的态势,如此情景简直不敢想象。
另一人又提到了陶应的无礼,以及管亥围城时候陶谦的见死不救,这两次事情都让孔融大为恼怒,旧事重提,自然又使得孔融平添恶感。
枉那陶谦素有仁义之名,到头来却也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了!
孔融犹豫不决,不知该战还是和。
“国相,是否出兵一事事关重大,我认为应该问询李都尉、太史将军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领军在外的大将”
孔融深以为然,道:“不错,自打曹操击溃袁术之后,举国上下便人心惶惶,大有山雨欲来之际,若不是李贤、太史慈兵镇边疆,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样的谣言出来,来人呐,传我命令,速去问询李都尉、太史将军的意见,一有回禀,即刻来报”。
“喏!”
这时候可没有电话、手机、电脑,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
像孔融这样的封疆大吏都只能调派兵卒传信,更何况其他人了。
嗯,兴许李贤是唯一的一个例外,他军中有信鸽,近期还重金从草原上雇来了一个猎人,用鹰来传递信件!
飞禽传书可比人力要快上了数倍!
陶商进入北海国境内的时候,李贤已经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开赴徐州了。
这时候,孔融的使者还在奔赴剧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