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莒县插曲
八千名新卒暂时由沐风统领,算上赵云的一千名骑卒,李贤的三百亲卫,这就是万余人马。
青石铺成的路面平坦无比,道路两旁,成群的乡民正在收割米粟。
不远处,硕大的水车矗立在河岸边。
间或有欢快的童谣传入耳中,赵云听罢之后觉得神清气爽。
迎面行来一队车马,看模样应该是某个商队,商队的主事远远看到黑压压的兵马、旗帜,当即喝令帮闲伙计停靠在官道一侧。
李贤没有上前攀谈的兴致,他脑子里转悠的都是到达徐州之后即将面临的事情。
商队的人也很是识趣,他们全都恭谨地侯在路边,只有几个青壮大胆地注视着行军的队列。
明亮的铠甲、寒光闪闪的兵器、整齐划一地脚步声无不让人心摇神曳。
四名亲卫在前头开道,李贤与赵云打马并行,很快就越过了商队。
“大丈夫当如是!”青壮们在心中暗自神往。
“吱嘎嘎”沉重的车马碾压在青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贤执掌北海国以来,他一直督促各地修桥补路,完善交通体系。
一年之前,两丈宽的官道上坑坑洼洼,不利于车马行驶,而今日,李贤南下徐州,辎重营却充分享受到了平坦道路带来的便捷。
浩浩荡荡的一万名军马足足拉开了五里长的距离,这是在青州境内,所以李贤并不担心军卒的安危。
自打管亥退出青州、李贤击杀卞喜兄弟之后,北海国内的贼寇便销声匿迹,要么改投他处,要么金盆洗手,鲜有不知死活的悍匪逍遥法外。
一路无事,三日之后,李贤抵达昌安,大军休整了一日,翌日晌午,徐盛的神策军便抵达了。
两军合作一处,共有兵马一万七千人,李贤相信,即便徐州有乱,凭借这些人马也足以让他顺利夺权,更何况,小沛城内还有于禁的五千兵马。
在昌安城,陈登见到了李贤,李贤没有忸怩作态,表示愿意前往下邳城探视陶谦。
至于到时候由谁接任徐州刺史,李贤并没有一口应诺。
陈登知道这是必要的程序,倒也没有计较。
陶谦已经把谦让的姿态表露了出来,如果李贤急不可耐,只会让人耻笑。
大禹接位的时候还谦让过呢,李贤虽然比不得前人,却也不敢太过猴急。
已经是封疆大吏级别的人物了,总归要有些颜面的。
临行之前,陈登还不知道陶应的所作所为,不过,陶谦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为了防止事情生变,陈登执意回转,并没有滞留休整。
李贤提前从都昌抵达平昌,这已经为陈登节省了不少力气,陈登又不是傻子,哪里会做蠢事?
自打陈登接受奉迎李贤的差事起,陈氏的命运便与李贤紧紧地系在了一起,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早一日抵达下邳,发生变故的可能性的便越小。
北海军的实力陈登早就见识过了,在陈登看来,除非徐州各地军将齐心合力共拒李贤,不然的话,没有人是北海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