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曹操来了(第3页)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沿途间,曹军的无良行径引得人人唾骂,然而,曹操却不以为意。
自打曹操屠尽下邳、小沛两座城池起,他便明白,几年之内,徐州百姓不会忘却这等大仇。
与其虚情假意的收买人心,倒不如尽取所需。
只要胜了,一切都好说。
深入琅琊三百里,曹军遇上了第一座有兵驻守的城池。
缯县,一杆硕大的尹字大旗迎风招展,驻扎在这里的军将名曰尹礼,是臧霸的结义兄弟。
听闻曹操大举入侵之后,臧霸便紧急回返开阳,重兵把守。
于禁麾下兵马也没有闲着,他们每日都在加固城防,等候曹军抵达,唯有赵云的骑卒闲置起来。
不过,下邳城外一役,骑卒折损了三百多骑,如今能够上马厮杀的军汉不过六百多人。
这六百多名骑卒是李贤一直寄予厚望的骑兵种子,自然不能随意折损了。
因而,即便赵云再三请战,李贤都是不允。
在这种数万人的战场上,几百人规模的骑军很难改变战局。
李贤的战术很简单,只有一个字“拖”。
曹操远道而来,不利久战,只要将其麾下兵马拖住,不出二十日,曹军必退。
李贤已经让郑方携带重礼前往兖州拜见吕布,只要吕布攻打下鄄城、东阿、范这三个城池,曹操肯定放心不下。
偌大的兖州,曹操仅剩下这三个地盘了,如果再有折损,对曹操的声望、实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换言之,曹操绝不能承受丢城失地的损失,因为他实在是丢不起了。
缯县,只有郡兵三千人,当黑压压的曹军出现的时候,城头的尹礼顿时生出一股懊悔之意。
早知道曹军这么多,当日就应该听从李贤的建议,军卒合兵一处,撤出缯县,留给曹操一座空城。
不过,这时候再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尹礼一面派人前往开阳求援,一面做好了严防死守的准备。
越是在这种时候,越不能有突围的念头。
尹礼剿过黄巾,明白兵败如山倒的道理。
如果未曾交战便落荒而逃,麾下兵马便会生出曹军不可战胜的心思。
尹礼自告奋勇要守在缯县,可不是来丢人现眼的。
李贤能够打的夏侯渊落花流水,尹礼为什么不可以?
虽说,如今李贤高高在上,很有可能成为徐州刺史,然而,打心眼里,尹礼还是觉得自己不比李贤差。
相对而言,李贤只不过是运道好一些罢了。
“铿铿铿”,这是曹军的士卒在准备攻城器械。
缯县虽小,可却意义不凡,如果能够不战而胜,这对军心士气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想到这里,曹操便说道:“告诉守将,降者军职照旧,额外另有厚赏,若是执迷不悟,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铛铛铛”,当下便有大嗓门的军士瞧着响锣展开了心理攻势。
尹礼脸色为之一变,他麾下兵卒算不得什么精锐,曹操只是一番劝降,不少人便有了首鼠两端的心思。
这样可不成!
想到这里,尹礼扯起嗓子吼道:“告诉曹操,咱们徐州爷们不是孬种,小沛、下邳的乡亲们在九泉之下护佑着我们呐”。
提起小沛、下邳,城头守军人人变色。
数十万乡民屠尽一空,连老弱妇孺都没有放过,曹军残暴的手段可见一般。
如果让这样一支兵马进入徐州腹地,不知道又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都是爹生娘养的,难道大家生出来就是让人杀的?
缯县卫卒顿时生出一股不平之气:“咱徐州爷们不是孬种,曹操要来,那便来!”
城头卫卒大呼小叫,士气不降反增。
曹操摇了摇头,道:“谁为我取此城池?”
曹仁拍马上前:“我愿往”。
“三个时辰之内可破城否?”
曹仁狞笑道:“两个时辰足矣”。
“曹仁听令,速领本部五千兵马攻打此城,若不破城,提头来见”
“主公且拭目以待!”
“嗯,我敬候佳音”
“喏!”
话音刚落,曹仁便点齐五千兵马直冲缯县。
缯县城墙不高,护城河也不够深。
借助木车的掩护,曹仁麾下弓手很快就进入了射程之内。
“嗖嗖嗖,一支支箭矢飞往城头”
“快,快射箭!”尹礼见状急忙下令弓手开弓,然而,曹仁早已经准备妥当。
“铛铛铛”城头的箭矢多数都落在木车前面的木板上,木板之后的曹军弓手却是毫发无损。
一时之间,箭矢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七八轮箭矢过后,曹仁麾下的弓手便占据上风。
此时,城头落下的箭矢越来越少了。
尹礼环顾四周,发现军中弓手早已经折损大半。
没了远程兵力的压制打击,曹军很容易就可以冲过来。
对拼?曹军实力、数量都占优势,尹礼拿什么跟他们拼。
这时候,尹礼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等候援兵,他必须咬牙坚持,因为他相信,援兵一定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