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352章 李贤的绝户计(第2页)

名单上很多人周瑜听都没有听说过,即便有的人略有才名,可却也不属于地方名士。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上头并没有孙策麾下的得力臣属,然而,明明应该高兴的事情,可周瑜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李贤不是傻子,他要找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

按图索骥,找到他们应该不难,可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周瑜总觉得很是别扭。

若不是李贤对名单上的人物了解透彻,周瑜真想浑水摸鱼,偷梁换柱。

倘若真是可用之才的话,留在江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半晌之后,李贤笑道:“如何?”

周瑜吸了口气,道:“虽然是二十人,多数又有籍贯,可这么找下去,只怕却无异于大海捞针呀”。

如果一口应诺,岂不是显得李贤的这个条件太简单了?周瑜这种聪明人自然不会犯蠢。

“不妨事,能找出一个是一个,我隐约记得下邳的库房内还有一批军械,这次公瑾便带回去吧”

成了!李贤好歹是松口了,按理说,这时候周瑜应该大喜过望才对,可直觉告诉他,李贤所谋深远,日后吃亏的一定是江东孙氏。
 

想想看,一个连钱财都看不上的人物,能够入得他法眼人物绝不是等闲货色。

回绝?

已经收了李贤的海图,又与人家结盟,这时候一口回绝的话,只怕孙、李双方马上就要反目成仇。

周瑜摇了摇头,他承担不起与李贤断绝关系的责任,就眼下来看,江东还需要李贤这个盟友。

“也罢,使君如此慷慨,我回禀之后必定竭尽所能,定为使君找出名单上的人”

“哈哈,不着急,只要孙伯符别见猎心喜,自己截留使用就好了”

周瑜心中尴尬不已,刚才他确实有过类似的想法。

名单在江东手中,能够找出几个还不是江东自己说了算?

只要能够确认名单上的人物确实出类拔萃,私留几人,岂不是更利于壮大孙氏的实力?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却被李贤无情地戳破了。

想归想,周瑜自然不肯承认,他连连摇头,嘴里道:“使君把我周公瑾看成什么人了?有道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使君对江东如此厚待,江东又怎会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