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357章 战术恫吓(第3页)

盾兵在外,枪兵在内,弓手殿后,这是最传统的战阵御敌方式。

电光火石间,周仓已经进入到了河北军的射程之内。

百十张弯弓稀稀疏疏地抛射起来。

间或有箭矢疾射而来,却都被周仓一一斩下。

周仓明白己方的优势在哪里。

以有心算无心,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如果不能在对方慌乱的时候彻底将其击溃,一旦他们缓过神来,青州军势必会遭遇更强的抵抗。

说穿了,周仓就是在恫吓河北军,这时候,他绝不能停下来,因为周仓已经成为青州军冲的最快的“箭头”。

身后,硕大的“周”字大旗迎风招展,嚣张无比地向人彰显着周仓的身份。

受此激励,青州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而河北军卒却有了未战先怯的心思。

适才,周仓的勇猛之处众人亲眼目睹,如今,对方身先士卒,直往军阵而来,当即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百十步的距离转瞬及至,堪堪相距不过二十多步的时候,周仓一声呐喊“投掷”。

断断续续赶到的青州军便依言将手中的短矛投掷而出。

“嗖嗖嗖”,锋利的铁矛破空而至,瞬间便盖过了河北军箭矢的风头。

“大风起兮,矛矢至,刺我敌兮,助我胜!无往不利兮,若神助……”

一首古朴的战歌在战场上飘扬起来。

青州军卒人人传诵,声浪震天,这时,短矛已然立功。

短距离之内,锋利的短矛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战场上的大杀器。

“噗噗噗”,矛杆透体而过,有几根甚至直接穿破了甲胄。

这一幕让北岸的高览寒毛直竖,淳于琼兵败的时候曾经提起过短矛的厉害,近几个月来,高览也一直在搜集青州军的相关装备,对于这种所向披靡的利器,高览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