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578章 连环计(第2页)

这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白耳军冲入敌阵之后,奋勇杀敌,一身气力消耗大半,紧要关头,若非陈武来援,白耳军的伤亡数字定会攀升一倍。

精锐对精锐,白耳军对上先登营,颇有些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唯一不同的是,白耳军有帮手,先登营没有帮手。

在袁绍痛惜不已的目光中,一名名先登死士倒下了,而白耳军已经深入战阵。

“壕桥还有多久才能修好?”

“半刻钟”

“太慢了,谁能加快速度,重重有赏!”

“喏!”

厮杀到现在,城墙上下,到处都有敌我双方混战的身影,袁绍阴沉着脸,他一言不发,冷冷地注视着胶着的战场。

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袁绍很不满意。

其实也不怪袁绍恼怒,这么多人马派了出去,可却仅仅取得了一个不败不胜的局面,甚至连先登营都有覆灭之忧,这搁到谁头上都难堪的很。

要是结合之前失利的战事,那就更是令人恼怒了。

冀州军总共折损了五千多人马,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要知道,冀州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可是,真正上阵厮杀的兵马只有九万人,战死五千,等于折损了半成兵马,而青州军付出了什么代价?不过千余人!

悬殊的战损比例一直让袁术压抑不一,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场大胜!

可是,战况如此,如何改变?

这时候,先登营八百军卒只剩下五百人,鞠义厮杀在最前方,左右两侧,军卒人人带伤。

在这样下去,先登营真有可能全军覆没。

危急关头,一阵“隆隆”地马蹄声出现了。

袁绍脸色大变:“谁的骑军”。

传令小校大喜过望:“使君,是三公子的人马!”

袁绍松了口气,“袁尚何在?”

“三公子即刻就到”

“好,好,好”,袁绍连连颌首,这时候,能够多添一份力量,胜算便多大一分。

须臾,袁尚拍马赶来:“父亲,孩儿有罪”。

袁绍哼了一声,道:“何罪之有?”

“大军行迹匆匆,未能布置妥当,以至涿郡城失守”

“哼,滚起来,念你初犯,此次准你戴罪立功”

袁尚大喜:“多谢父亲!”

“暂且留在我身边待命吧”

“喏!”

“轰隆隆”,壕桥修缮完毕。

青州军虽然竭力破坏,但是,却还是阻挡不了壕桥的搭建。

袁军士卒兴高采烈:“使君,壕桥已成”。

“还愣着干什么?杀过去啊!”

“高览何在”
 

“末将在”

“我准你戴罪立功,只要夺下高唐城,前事一笔勾销,我会在你的功绩薄上好好地记上一笔”

高览记得起来:“为使君效死!”

“去吧”

“杀,杀,杀!”

高览带领大军抽身离去。

袁尚着急上火:“父亲,我呢?”

“不急,暂且用不到你”

袁尚心急如焚,“什么时候才需要我?”

“闭嘴,再敢嗦,那就滚回冀州去”

袁尚再不敢言。

城下,鞠义的先登营人人带伤,他们承受着三倍于己的夹击。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再强壮的汉子也也会疲劳。

袁尚的出现恰到好处,数千兵马,愣是为先登营增添了不少士气。

哪怕是死,先登营也要死的轰轰烈烈,这就是先登营的信条。

等到壕桥搭建完毕,先登营彻底欢呼起来。

“援军至矣!”

“壕桥成坦途,青州军必退!”

“杀,杀,杀!”

先登营筋疲力尽,可还是奋起余勇,施要击退青州军。

城头,李贤见势不妙,只得遗憾地鸣金收兵。

“叮叮叮”,清脆的金锣响起。

虽然未能毕其功于一役,歼灭先登营,可是,出城的兵马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器械焚烧殆尽,先期抵达的两千柄袁军伤亡殆尽,短期内难以再战。

陈武、陈到早已经合兵一处,听得退兵锣响,他们不再恋战,急令军卒退却。

青州军打算抽身而退,鞠义岂能袖手旁观?

“冲过去,夺取城门!”

青州军边退边战,速度缓慢,而鞠义的先登营好像牛皮糖一般紧紧地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