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58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页)

大军如果南下,先锋军肯定无法跟随,只得驻留青州,那时候,岂不是又无战事?

反之,若是大军北进,先锋军就有再次立功受赏的机会。

徐和、田楷畅所欲言,太史慈略一沉吟,也开口说道:“末将附议,大军北上,利大于弊,有道是打蛇不死必为其害,袁绍虽亡,可是,冀州实力犹存,绝不可小觑”。

李贤微微颌首,道:“子龙、叔至、元龙,你们有何高见?”

陈到斩杀袁绍,俘虏审配,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愿再出风头,嘴里道:“末将唯主公马首是瞻”。

“子龙?”

赵云曾经在公孙瓒手下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回乡探亲之后断了联系,可是,赵云却总觉得自己欠公孙瓒一个人情。

“主公,末将愿意挥军北上”

李贤明白,若是北上,乌桓骑军的作战**肯定更强些,他拍了拍额头,道:“容我好生思量,元龙,你意下如何?”

徐和、陈登不在,陈宫便是李贤身边地位最高的文士,他略一沉吟,嘴里道:“主公,北进南下各有利弊,于我而言,北进更佳”。

“这是为何?”

“辽东公孙度、北方乌桓绝非良善之辈,袁绍在的时候,冀州尚且无忧,可是,现在袁绍已亡,凭借袁谭、袁熙,绝难掌控大局,与其坐看冀州沦入他人之手,倒不如据为己有,以立不败之地!”

毕竟是掌控暗营的人物,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友军。

不过,在座诸人绝非迂腐之辈,他们明白,陈宫的分析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胜利果实,到头来却有可能被别人采摘,众人就觉得心中不爽。

冀州也好,幽州也罢,只能成为李贤的地盘,除此之外,谁都无法接受!

北进!

商议到现在,赞成北进的占大多数,李贤环顾左右,道:“诸位都是我的左臂右膀,我李贤能有今日,离不开诸位的辛苦,适才,诸位所言已经很是明了,我也赞同北进的意见”,说到这里,李贤话锋一转,道:“不过,徐州曹操绝非等闲之辈,再者,周仓的背嵬军正在兖州孤军奋战,无论如何都不能将他置入险地,诸位好生思量,可有两全之策?”

陈宫早有思量,李贤甫一出口,他便说道:“使君,下邳兵力不多,仅凭神策军、背嵬军显然难以成事,若是徐统领愿意,不如让玄甲军南下,伺机以动,如何?”李贤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好法子,即解决了曹操的威胁,又满足了徐和的要求。

不过,挥师南下,意味着放弃了北上开疆拓土的机会,徐和会如何选择?

李贤决定让徐和自己选择:“定毅,不知你意下如何?”

徐和抱拳作揖,道:“末将愿为使君分忧”。

李贤眉头舒展,道:“这么说来……“

徐和抢先说道:“末将愿意领军南下,与背嵬军、神策军互为犄角,共抵曹操”。

李贤很是高兴,徐和能够主动拦下,自然是件好事,他颇为感动,道:“诸位宽心,诸位之辛苦,我李贤必不相负!”

众人一阵谦辞“主公言重了”。

李贤不置可否,道:“既然决定北上,那么今日便定下个章程,如果谁什么好的计策,也不要藏着掖着了,拿出来吧”。

话音刚落,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集到陈宫身上。

陈宫只得苦笑,道:“主公,某确实有一条计策,只是,能否成事却还在模棱两可之间”。

李贤来了兴致:“不妨事,但说无妨!”

“我听说袁尚素得袁绍之喜爱,如今袁绍身死,袁尚在我军中,如果好生利用一番,定然可以省去很多力气,说不定可以免去刀兵之祸!”

一开始,众人都显得兴致勃勃,可是,听到后来,太史慈等人都拉下了脸,免去刀兵之祸?那岂不是说众人没了上阵厮杀的机会?

怪不得陈宫这厮扭扭捏捏,不肯说出来,感情是怕得罪了几位实权军将呀。

如今,陈宫话一出口,李贤笑意盎然,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最佳,“如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