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出征高句丽的意向(第2页)
管亥?黄巾贼?
这不是昔日李贤做的好事吗?
李贤吁了口酒水,借以掩饰自己的尴尬,缓了片刻之后,他拿捏起来:“这个嘛,长途跋涉,劳师远征,兵家之大忌啊。”
高文龙生怕绝了退路,急忙解释道:“使君只要占了黄巾贼盘踞的州郡,我父愿俯首称臣。”
这种名义上的君君臣臣不知骗过了多少华夏国君,只要边外小国一声“吾王愿俯首称臣,拜服天朝明君”,打到人家都城的军队也不继续攻城了,到手的好处也不要了。在高文龙想来,汉人最重虚名,如果能用一个虚名,骗得万余精兵为他高家南征北战,这买卖绝对划得来。
不曾想,李贤竟然严肃地直视前方,嘴中深沉的说道:“罢了,若是小王子无事,还请早些回去吧,高句丽路远,海上贼多,小王子可要多加小心啊。”
连贤弟都不叫了,直接称呼小王子了。
“这算是威胁么?”高文龙额头直冒冷汗,前些日子他已经听说了,朐县有一支数量庞大的舰队,如果真要对付他,想必不费吹灰之力吧?
不,绝不能这样,刚才双方不是聊的很惬意吗?
改变是从哪里开始的?
高文龙只觉得头皮发麻,如今整个青州、徐州、冀州都是眼前这白面小子的,要是真惹怒了他,高句丽将大祸临头,想到这儿,他只好抛出了底牌,嘴中道:“使君,若是大军挥师相助,击溃黄巾贼主力,我王愿割让一府之地”。
一府是什么概念呢?当时高句丽有府州二十八、县六十八,一府之地只不过有五个县,对高句丽来说,只要灭了黄巾,那么划拉出这么一块不大的地方倒也无所谓!
话再说回来,到时候便说那一府之地被黄巾占了,若是青州军想纳为己有,只有击溃黄巾一条路。
“哼,不怕你不上钩!”高文龙不无得意地想到,他心中气定神闲,但面上却作出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似乎一府之地一经割出他高句丽就永无出头之日一般。
李贤并未讨价还价,只听他嘴中道:“好,就这么定了,来人呐,请出文房四宝,我好与文龙贤弟签字画押。”
不多久,咚咚咚的脚步声传来,郡守府的下人迅捷地捧出了纸墨笔砚,协议达成的双方麻利的地签字画押,速度着实快的紧。
他们一个心中偷乐,一个暗暗呼爽,都觉得自家占了天大的便宜。
确实,以眼前的局势来看,高句丽根本没有统一朝鲜半岛的实力,要是高氏王朝想独霸嘲笑,那么他们就必须寻求帮助,放眼天下,真正有实力,有可能“拔刀相助”的人选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辽东公孙度,另外一个就是青州李贤。
辽东公孙度治地与高句丽接壤,曾经有过数次冲突,眼下想让其出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无奈之下,高氏只得想李贤求救。
想想看,李贤的疆域与高句丽并不接壤,就算有了一府之地,也不过是块飞地罢了,到头来肯定还会重新落入高氏之手!
这一招,高氏父子很是得意。
李贤实力强大,又有数量不详的海船,有了此人相助,高氏一族定可高枕无忧。
照此一看,高氏在这笔交易中应该赚大了!
真是如此吗?奸猾的李贤会吃这么大的亏?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眼下,协议中并未写就割让州府的具体位置,那么,李贤自然可以狮子大开口,就算不去挑选高句丽的都城,也可以挑选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块。
到时候,多选几个天然良港,朐县水军便可来去自如。
当然了,高氏父子所打的如意算盘,李贤心中有数,他只是懒得拆穿。
其实,实力是击碎阴谋诡计的最佳方式。
高氏想要白白利用李贤,却不曾想,李贤也抱着一去不回的念头。
高句丽虽然偏远,却可以为李贤提供战略空间。
眼下,李贤地盘极大,可是,几乎都是沿海州郡,一旦遭受攻击,连个缓冲的战略空间都没有,这样一来,狭窄的地域就限制了青州军日后的发展,可一旦将高句丽纳入囊中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连成一片的青州与高句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进可攻退可守,敌人不明虚实之下,肯定不敢贸然出击,毕竟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遭受青州军一南一北的双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