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荆州士族的选择(第3页)
益州军轻敌冒进,关羽设下埋伏,当场击溃一万益州军,斩首近千,俘虏三千有余,此役过后,刘备在荆州地位渐渐稳。
其实,关于刘表的死因,荆州众说纷纭。
有人说刘表是“箭伤发作”而亡,也有人说刘表是吃了毒药,被人害死,更有甚者将矛头对准刘备,直言刘备才是幕后主使。
没有证据,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
刘备在荆州并无根基,又得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欣赏,这样结合,恰好符合荆州土着的要求。
百年来,荆州已经形成了一股极强的地方势力,他们极为排外。
刘表上任之初,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本地势力接受了他。
眼下,刘备意气风发,自然也要征得各大家族的承认。
庞、黄、蔡、蒯、马、习、杨,这七大家族在荆州拥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毫不客气地说,荆州可以没有刘表,但是,却不能没有他们。
比起徐州的糜氏,荆州的七大家族并不以钱财、私兵见长,他们以子弟出名。
如庞德公、庞统、黄承彦、蔡瑁、蒯越、蒯良、蒯祺、马良、马谡、习祯、习珍、杨虑、杨仪、杨这些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诺大的名头。
单以子弟的影响而言,荆州冠绝天下。
要知道,青州徐庶也曾在荆州求过学!
水镜先生司马徽不曾出仕,却在士林之中拥有偌大的名头,荆州文风之盛也是世人皆知。
刘备入主荆州,首先摆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
“荆州风雨飘摇,诸位何以教我?”
蒯良夸夸其谈,嘴里道:“行仁政,守礼法,抚百姓,兴文教,这是长久之道,只要使君按部就班,荆州当可平安无事”。
蒯越提出了不同意见:“非也,仁政只是远水,难解近渴,使君,乱臣当用重典,青州、江东虽强,可我荆州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要整个军力,荆州谁也不惧”。
刘备来了兴趣:“异度有何高见?”
蒯越意气风发:“使君可修书一封,传与刘琦、刘琮两位公子,直言孙策之害,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必两位公子定会摒弃前嫌,赴会而来,那时候,使君可以收编其部属!”
刘备颇为意动,蒯氏兄弟二人意见相左,一个劝刘备徐徐图之,另外一个却让他当机立断。
蒯良也好,蒯越也罢,二人都不是蠢人,他们此言,必有用意。
只是片刻,刘备便醒悟起来,这定然是荆州大族对他的考校。
如果刘备答的不好,只怕会受到桎梏。
想到这里,刘备嘴里道:“柔(蒯良)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蒯越)之计,臼犯之谋也。”
这话也就是说,刘备会用蒯越的权谋诡诈来解决当前的危急,用蒯良王道之策来实现长治久安。
此番会谈,马氏也参与其中。
刘备所言深得人心,众人相视一笑,当即表示,会倾力支持刘备。
双方可谓可取所需。
辗转多年之后,刘备终于再次有了容身之处,而且还是荆州这等富庶之地,想一想就令人激动,而荆州士族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无论刘表的死因如何,面对咄咄逼人的李贤、孙策,荆州都必须作出决断。
是俯首投靠还是死战到底,荆州士族早已经有了默认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