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651章 阴谋(第2页)

刘协甚至连把李贤召到跟前,问询一番的心思都没有,他落寞地叹了口气,道:“朕已经知晓,你且退下吧。”

董承从刘协的表情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那李贤何德何能?不过是一个私盐贩子罢了,凭什么能当得起掳获酋王这种泼天大功?

如果没出这档子事儿,刘协是想把步骛留在新罗,为其镇守富庶之地的,可现在,既然有风闻传出步骛与叛逆有过交往,那么刘协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安排步骛的镇守之地了。

谁也不想把一个心怀叵测的悍将放在卧榻之策,刘协挥笔如飞,亲手草就了一张犒赏诏书。

当天夜里,李贤便见到了诏书的内容。

多数内容不出意料,换句话说,一切尽在掌握。

翌日,天子犒赏李贤的诏书由快马传遍天下。

甘宁、步骛皆是有功之臣,可是,他们身后的李贤更是不可或缺,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李贤,甘宁、步骛绝对走不到今日的程度。

新罗王都,青州军中的那六千多军卒也就罢了,他们习惯了严苛的军纪,暴躁的性子被军将们约束的死死的,倒没有生出乱子。

然而,新近投靠的两万名新罗大军就没有这么老实了。

听闻青州军中的军汉可以用战功兑换夷娘,那他们呢?他们这些归顺的老卒又有什么犒赏?

在新罗的时候,步骛曾经答应过他们,再过一段时间,每个人都会有赏赐。

可是等了这么久,为何一枚银钱都没有见到?

难道说,是汉人食言而肥了?

一开始,三五日的功夫,畏惧军威之下,新罗老卒还不敢妄动。

可当来步骛、甘宁一行打马离开的时候,早已经焦躁不安、蠢蠢欲动的老卒便在有心人的唆使下炸营了。

老卒营中残存下来的军卒多是些悍勇至极的家伙,他们真正的将官要么死在了新罗,要么早已经跟随大队人马撤回了城中,后来步骛虽然也为他们遴选了些各级军将。

然而,从骨子里,被背叛、被抛弃过的新罗老卒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被抛弃第二次。

犒赏的诏书迟迟不下,有家不能回,有女人不能睡,这种难熬的心思足以把人折磨的发疯!

于是,在某些人的挑唆下,老卒们躁乱起来。

海岸吹来的咸风裹得营盘中央的大旗呼呼作响。

如今,整整四万大军驻扎在王都城外,新近投靠的新罗军老卒自立一营,他们营地的两边,一方是步骛的青州军,另一边就是元皓的人马。
 

三营人马呈掎角之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营盘的安全。

老卒营啸,事发突然,在城外,谁也想不到之前还笑脸相迎的同伴会拔刀相向。

古代大军驻扎,最怕的事情就是营啸,黑暗的情景之下,乱军会裹挟着惊恐无着的兵卒肆意冲撞,破坏。

此时,日头依旧高挂在半空中,因而,心生怨愤的乱军并没能裹挟到多少人马,他们只是挥舞着兵器,叫嚣着冲向青州军的大营。

在大营之中,有步骛耗费海量银钱赎买来的夷人婆娘。

数年不识肉味的老卒如饥似渴。

这一次,很显然,乱军的目标就是这些夷人女子。

按照青州军军规,无故进入营地百步之内者,皆可杀无赦。

如果是平常时日,乱军断然不会轻易冒险,可此时,聒噪而来的乱军早已经被兽性支配了头脑,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杀进去,抢几个婆娘。

乱军距离青州军的大营不过百步了,示警的箭矢早已经射下,可他们却屹然不惧。

怎么办?射杀乱军?

新罗与汉军,这么快就要刀箭相向了吗?

没有足够份量的军将坐阵,一时之间,外围的青州军卫卒有些下不了手。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冲天而起,这是提示全军戒备的声音。

陡闻惊变,步骛急忙与甘宁等人来到哨塔附近。

多亏了青州军军纪严谨,他们在营地四周都埋下了木栅栏、鹿角等简易工事,不然的话,乱军极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