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743章 烽火(第3页)

阎行毫不意外,“城门是什么制成的?”

“生铁,绝非木制铁皮,而是实心的铁门”

韩遂吸了口冷气,数百斤重的铁门,完全杜绝了破门而入的想法。

阎行又道:“城中民居、军寨多以木材为料?”

“不错,靠山吃山,百姓们多用木材建房”

“不知军侯可否绘出城中军力布防图?”

军侯躬身行礼,“时间仓促,小人只能挥出一部分,如果有疏漏之处,还请将军勿怪”

“无妨,你尽管绘出”

“喏!”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军侯终于完工。

阎行手指舆图,对韩遂说道:“根据城中的兵力分布,我想从这里入手。”

韩遂定神望去,只见阎行所指的方向是一座山脉。

夜色已深,沾县城中万籁俱寂。

东侧的大山挡住了空中的月亮,也挡住了部分寒风。

星星点点的光亮下,只有数百名轮值的军卒在城头巡弋。

冀州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大举进犯,守军不得不提高警惕,严加防备。

只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使得守军过于依赖烽火台,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烽火台没事,那便平安无事。

沾县东侧的太行山道不利大军行动,一次行进五千人马已经是极限了。

五千人马对付严阵以待的沾县守军?

守军们表示不曾畏惧。

今日,牛角岭上的烽火照常升起,没有丝毫异常,守军们缓了口气,他们虽然虽好了万全准备,但是,如果能够避免厮杀,他们一定会乐此不彼。

只可惜,战争从来不会以军卒的意愿而转移。

沾县城东五里处的山林中,朱桓统领五百军卒正一路狂奔。

每一个军卒身上都背负着重重的军械,那是他们此行的秘密武器。

朱桓的目标就是沾县城东的这座山脉。

山道崎岖,地势险要,一旦夺取制高点便可以扼守要道。

事先,朱桓已经查探清楚,山顶只有百余名军卒驻守,不足为惧。

小半个时辰之后,朱桓到达山坡,他分出一半的军卒去解决山顶的敌军,自己带着剩下的人马开始布置军械。

山坡距离城池足有二百步,这个距离,早已经超过了寻常箭矢。

然而,对于徐州军而言,这一切并不是问题。

李贤虽然不能将大型投石器运到山上,但是,马钧已经发明出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小型投石机。

与大型投石机动辄数百斤投掷物相比,小型投石机的最大负重是八十斤。

这个重量在攻打城池的时候几乎不起作用,但是,在这时候却可以起奇效。

半个时辰之后,朱桓组装出四架投石器。

城中火光点点,没有一丝动静。

朱桓微微一笑,道:“准备火坛”。

“喏!”

所谓的火坛是用麻布在火油中浸泡了三天三夜之后的产物。

层层包裹的麻布足有五十斤,通过投石器可以掷出三百五十步。

这个距离足以威胁到沾县了。

巨大的火球放入铜兜,军卒们拖拽着牛筋,绞盘吱嘎嘎作响。

“将军,准备好了”

朱桓微微颌首,“点火,放!”

“嘭嘭嘭”,火光腾空而起,燃烧的火球在夜空中分外耀眼。

树林中,阎行握紧了拳头,他屏住呼吸,耐心等候。

沾县守军依旧不曾察觉,只是,火球凌空而至的时候,哨兵才发出凄厉的叫喊。

“敌袭!”

“敌袭?火球?”

“火球从何而来?”

守军乱了方寸,他们从未想到火球会从天而降,就好像没人想到火球会从东山出现一样。

山上不是有百余守军吗?

烽火台呢?

敌军从何而来,为什么所有烽火都没有示警?

当示警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城中已经燃起了大火。

无数的士兵在火光中狂奔而出,他们完全被熊熊燃烧的大火惊呆了。

火球接踵而来,火借风势,大火越烧越烈,牙将骑马飞奔而来,他急得大喊:“速速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