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第2页)
贾诩作为一名军谋之士,此时也是在想这个问题,蜀道延绵数百里,险峻难行,行军作战以粮草为先,这蜀中实在是难以运粮出入,如此与战事多为不便。此时听到陈林说,也深有此感,不过贾诩不愧为擅谋之人,转眼间就能相出不是办法的办法,说:“主公,当日主公见上庸南郑峡道难行,便发俘虏修整,这蜀道也是由先辈开凿,身为后人为何就不能从新修整,不过是耗些钱粮而已。”之所以说贾诩想的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就在此,不好走就修,但是这数百里的蜀道,没有数万人花上三四年是别想有所作为。
陈林听完哈哈笑,说:“文和倒是潇洒,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劳民伤财,恐怕要弄得益州民怨四起啊。”正当陈林等人艰难往前行的时候,突然见前方较为开阔处,有几人在青石上歇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似乎是一家人,都是百姓打扮。那几人见到陈林等人,披甲执剑还牵着战马,突然一家人惶恐不安起来,其中年老的像是一家之主,壮着胆子将家人拉在身后,退在角落里。
陈林见此,越过前面开路的近卫,上前和气的问:“老丈这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啊?”那老者咽了一口口水,显得有些害怕,说:“官爷,草民,草民乃是涪城人,往汉中探亲去,求官爷放行。”陈林一看,哪有探亲的是这般模样,显然是居家搬迁嘛,想必是老汉害怕,才这般说。
陈林从近卫包里拿出干粮几块,递给老汉,老汉还不敢接,陈林上前塞在老汉手里,笑着说:“老丈莫慌,许些干粮,老丈就分给孩子吃了吧,路途遥远,还要许久才出得去呢。”陈林说完,老者双眼湿润,顿时跪下给陈林磕头,身后一家子也是,只听那老者哭着腔说:“大人真乃好官啊。”
陈林急忙扶起来,与老者坐下了聊天,又令众人原地休息。原来这老汉就是要到汉中郡谋生的,原本在涪城还有些田地,奈何贪官欺压,老汉听说汉中郡太守勤政爱民,只要是流民投靠都能分到田地,税收还很低,于是走投无路的老汉就带着一家老小上路。从来没有离开过涪城,更想不到这蜀道如此艰险,一家人走走停停,已经一个月了,还是没走完,一家人进退不得,此时粮食已经空了,孩子饿得难受。
陈林听到此处,眼中也不由湿润几分,又唤过一名近卫,将整包的干粮接过,送到老汉面前,说:“实不相瞒,本官就是汉中太守,老丈一家老少走得慢些,往下七八日也能出去了,本官着一封书信给老丈带出去,自有汉中郡官吏为老丈安排,老丈勿忧,日后汉中郡便是汝等新家。”说完还要贾诩原地写了一封信件在锦布之上,盖上陈林的大印,就交给老者。老人家双手颤抖着接过陈林递过来的包和书信,啃咽的说不出话来。
陈林也不多留,站起身大喊:“上路了。”径直就往前走去,一众近卫急忙拉马跟上,周仓更是快步上去护着陈林。陈林远走,老汉一家目送而去,老汉突然跪下,冲着陈林的背影重重磕头几下,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