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推销(下)(为书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万赏加更)(第2页)

 

“复莆兄!能不能让夏某看一下士卒肩上的火铳?”

 

陈永华笑了,就等着你提出这个要求呢,你若是不提,如何将火铳卖给你。

 

“没问题!”说着让一名侍卫将肩上的火铳放下来,交到夏国相的手里。夏国相虽是个文人,但是常年在军旅中,对武器那可是熟稔的很。

 

火铳一放到手里,夏国相就发现这火铳要比吴军装备的火铳重一些,再看做工也比吴军的火铳精良。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夏国相没有发现夹火绳的龙头,打量了一番明白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自生火铳。

 

这样一杆火铳在大清的达官贵人手里至少要值银百两,也不知道郑氏这样一杆火铳值多少银子。

 

夏国相顿时没了看精铁样品的心思,立刻要求找个空地放几铳。找场地这种事儿对于云南这种动物比人多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有的是无人的空旷之地。

 

很快夏国相就在士卒的指点下打放了几铳,夏国相敏锐地发现郑军的火铳无论是有效射程,还是准头都比吴军的火铳要强得多。

 

若是吴军几万人马全部装备这自生火铳,那战力立刻就能提升一倍以上,就算是对上满洲重步也能打他个落花流水。

 

“复莆兄!这自生火铳贵部装备了多少?”

 

“不多!也就五六千人马,价格太高多了我军装备不起。”

 

“若是我军采购,贵部能够提供多少?”夏国相没有问价钱,若是无法大量提供,问了价钱也没有意义。

 

夏国相与安南北郑的想法不一样,当他看到火铳的第一想法不是仿制,而是想着一下能装备多少。

 

“只要资金到位,一年我军能给为贵部提供五千杆,再多就无能为力了。”

 

谷鱼

夏国相一想,一年五千杆,两年就是一万杆,这个速度不低,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先进火铳肯定价格不菲,太多了吴军也装备不起。

 

“若是我们采购五千杆,贵部能够按什么价格出售?”

 

“贵部自己到安南我军的仓储基地自提,五十两一杆,若是由我军送到云南每一杆需要加二两银子运费。”

 

这个价格一下子击破了夏国相的心理线,在他想来这样一杆精工细作的火铳,价格就算没有旗人老爷手里打猎的价格贵,怎么也得七八十两吧。

 

没想到陈永华一下子就报了一个五十两,夏国相忍不住问道:“是所有的火铳都如复莆兄侍卫使用的这么精良吗?”

 

陈永华拍了拍火铳的枪身,沉声说道:“夏兄!不是陈某说大话,五千杆火铳的枪管可以随便互换,每一杆的口径都是一样。

 

绝对不会出现口径大小不一的情况,到时候我们会给夏兄一份火铳规格表,其规格都保证在规格之内。

 

若是出现没有达到规格要求之火铳,我军双倍赔偿。”

 

夏国相点点头道:“那夏某就放心了,兹事体大,夏某并不能做主,能否让夏某带一杆火铳返回昆明,请平西王亲自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