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教育问题(第2页)

 

所有的士绅都会站在王上的对立面,这将会给王上的大业带来巨大的困难啊!”

谷銆

 

“反对吧!寡人不怕,既然满清能够将刀狠狠地挥下去,寡人也一样能,这些士绅要么改变,要么毁灭,正好能够将大明的基础社会推到重新规划,将国家的权力影响到每一个百姓。”

 

“王上!满清是杀了很多人,可是满清并没有动士绅的根本,士绅虽然剃发易服,但是依然是乡村的根基。

 

有功名的读书人,满清依然没有向他们征发赋役,科举依然考的是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读书人明白,让他们剃发易服是让他们听话,该给他们的好处一样都不会少,这才是满清能坐稳中原的真正原因啊!”

 

郑经一愣,随即释然,怪不得后人说只有祖龙与太祖才能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其他人无论是谁都配不上呢。

 

祖龙一天下,郡县制影响华夏两千年,到现在也依然是沿用着祖龙的基本制度,而太祖则是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藩篱,彻底的清除了士绅、宗族、官吏对百姓的盘剥。

 

想到这里,郑经哈哈大笑:“他们想要反对,想要当老爷,那寡人就砸碎他们,让他们彻底的成为过街的老鼠。

 

用不当官威胁寡人吗?他们不当,寡人就自己培养,明太祖的办法太落伍了,竟然做强迫他们当官这种好事。

 

他们可以选择不当我郑氏之官,敢于闹事者,寡人的大军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张煌言心中一片冰凉,他在郑氏的时间越久,就越是能够感受到郑氏拥有无限的潜力。郑氏现在并不缺地,需要土地南洋有的是,唯一制约郑氏发展的是人口,是汉人百姓。

 

一旦郑氏两府之地的免费教育全面推开,人才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来,以张煌言的阅历绝对不会相信那些读不起书的百姓中没有适合读书的种子。

 

士绅子弟多出人才,那是因为士绅有培养子弟的条件。张煌言若是从后世而来就会知道一个词叫做‘阶层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阶层固化就会越来越严重,穷人越来越难出头。

 

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张煌言虽然心中同情儒生,认为儒生的务虚是能够通过引导变得务实的,但是张煌言知道推进全民教育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华夏百姓自古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家族都会全力支持子弟读书,只不过在官本位的思想下,读书的目的在华夏发生了扭曲。

 

嘴里喊着读书明理,心里却想着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要想改变百姓对读书的看法,不再一心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就必须要扩展读书的应用。

 

“王上!自古读书人为了都是高官厚禄,所有人都读书,难道所有人都去当官吗?那些读了书不能当官的人,他们会不会心存不满?”

 

“苍水先生!即使不推行全民教育,读书人都能当官吗?全民教育是为了开启民智,使得百姓不再愚昧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