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对倭战略(第2页)
郑经点点头道:“复莆说的没错,寡人之前就说过,这一仗只为了削弱倭国,并没有灭掉倭国的打算。
二千多万人口的倭国也不是我们目前的能力能够灭掉的,我们战略目标只针对九州岛。九州岛因岛上有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萨摩、大隅九个藩国,因此称为九州。
当然现在德川幕府更加细碎的分封,使得岛上已经不止这九个藩国,不过这些藩国中最强大的还是萨摩藩与肥前藩。
肥前藩由于有长崎这座外贸港口,常年与我华夏进行贸易,商业非常发达,可以说是倭国江户、京都之外最富裕的地区。
萨摩藩则是依靠控制了琉球中山国,在琉球与华夏做中转贸易积累实力,这个倭国的西南强藩就算是幕府都只能安抚,而不敢与其撕破脸。
只要将这两个藩国灭掉,整个九州岛的抵抗力量也就差不多了,清除掉九州岛的抵抗力量之后,各个藩国的藩主必须要由我们挑选。
在与倭国幕府谈判的时候,要清楚地让幕府明白,华夏绝不允许倭国有威胁到华夏的力量,倭国也必须纳入到华夏的朝贡体系,成为华夏的属国。”
“大王!单独打击九州没有一点儿问题,九州除了长崎与鹿儿岛都是边鄙之地,倭国真正的精华还是在关东、中国等平原地区,不过幕府会甘心我们将九州岛这么大一片土地切下来吗?”
“这不是倭国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我们能不能的问题,九州是倭国西南屏障,一旦被我们控制在手中,我们就能通过关门海峡水道,随时进入倭国东部最发达的地方。
倭国肯定不会轻易地将九州丢掉,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生死之战,因此我们自己占领绝不可取,也就是寡人刚才所说的扶持亲近我华夏的倭人担任各个藩国藩主。
幕府肯定不会同意全部安插我们挑选的藩主,至少不是所有的藩国都让我们控制,在这一点上,我们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
倭国想要拿回九州藩国的控制权,那就要付出真金白银拿钱赎回。根据藩国的大小定价,就看倭国能够出多少银子了。
不过有一个地方必须控制在我们的手里,那就是肥前藩,这个藩国寡人打算让叔叔担任藩主,他的身份特殊,既是我郑家人,也是田川氏的传人。”
郑经说完这些话,臣属似乎明白了什么,纷纷赞同起来,表示全力支持大王的倭国战略。郑经有些纳闷,刘国轩与陈莽支持还可以理解,怎么林陛与陈永华也全力支持。
随即他明白了,还是出在自己叔叔的身上,敢情臣属们认为自己这是给叔叔打下一块可以传于子孙的江山。
按照华夏的发展,郑经早晚都是要称帝的,一旦称帝,在倭国的叔叔要不要封王,这封地封在什么地方可是有讲究的。
想明白这点,郑经释然了,随他们怎么想吧!只要能够遏制倭国发展,甚至慢慢将倭国分裂成几个小国,那才是最佳的处置。
定下了战略之后,陈永华返回承天府主持华夏日常政务,松江的驻守暂时交给属下,此次出征倭国陆军主将选择了刘国轩,海军主将林陛。
以倭国的水师力量,华夏海军只出动两个海军作战分队,一个作战分队以一艘大型战舰加五艘大型夹板船,十艘小型夹板船,五艘补给船组成。
陆军出动了十个镇,外加一个刚刚成立的炮兵镇,加强陆军的火力输出,由于倭国的城池都比较偏小,而且大多建筑在山上,这个城池易守难攻,没有足够的火力压制很容易在倭国手中吃亏。
华夏兴武三年、满清康熙十七年、倭国延宝六年刚过正月。
郑经便在福州誓师出征,郑氏走了几十年的倭国航线,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都是轻松驾驭,海上航行没有任何的问题。
由于二月份的东海基本都是西北风,从福州到倭国长崎是西南航向东北,是偏风航行,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倭国九州外围的五岛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