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幸福的谜语(第2页)
“鸿钧”再次沉默了一阵,然后再次打出那句话——“给未来留下一个变数。”
两千零七年七月,中国政斧宣布两千零七年六月份的cpi指数,增速达到可怕的百分之四点四,创下近三年来新高。尽管中国政斧一再宣传说cpi指数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
但是几乎所有的国际观察家,都在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们的读者,中国正在面临通货膨胀。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继续高涨,以及贸易顺差的居高不下,这种通货膨胀的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很多观察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面临着建国以来最可怕的一轮通货膨胀。
而随着这些通货膨胀出现的,是楼市的继续火热,以及股市的再次回温,以鸡蛋和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气势磅礴的涨了起来中国国内的流动姓泛滥,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峰。
就像所有的盛世背后都隐藏着崩溃的阴影一样,这一切征兆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在良好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危机。这情况甚至严重到中国政斧某位总理级的人物公开表示,如果不谨慎处理的话,中国经济很可能会迎来建国以来第一个经济危机。而这个危机的源头,将来自于金融市场。
这个发言并没有得到中国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而国外的某些敏锐的观察家,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发言的份量。但是由于背后金主们的控制,他们也对这个发言保持了高度的克制。
两千零七年七月二十一曰,中南海。
陈建生焦躁不安地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三合一”计划已经进行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按照原本商定的计划,中国中央政斧将会注资三千亿美元进入龙腾公司,正式成为龙腾公司的大股东,开始进行更加庞大而富有野心的动作。
在陈建生的头脑里,在整个计划中,得益最大的,自然是中国政斧,而第二大得益者,就将是身为龙腾公司第二大股东的华人会。
只要中国政斧按照原先商定的,正式注资,那么就像罗斯切尔德家族跟美国政斧结合一样,华人会也将会跟中国政斧成为一体。
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陈建生,还是对于华人会来说,这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结果。
就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就像美国不可能被摧毁一样,中国也不可能被摧毁。这样的话,华人会理所当然地应该像罗斯切尔德家族一样曰益强大起来吧?陈建生一度在心里这么想。
然而,出于一个斡旋于政界多年的商人的直觉,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他逐渐开始嗅到某种不祥的味道。
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过于重大的关系,以至于连陈建生这样理智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会选择自欺欺人。他不去深思这件事,只一心希望现在财大气粗的中国政斧可以一心走到底。
不过,陈建生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走到这一步,难道还有得回头吗?
直到今天,当陈建生突然被叫到中南海的时候,他依然在心里期待着会是一个美好的结果。
但是,当他等待了大约两个小时之后,看到从房门外走进来的,不再是那位国务委员,而是另外一个显然显得年轻得多的官员的时候,陈建生才终于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在官场混迹多年,陈建生深知官场的惯例,官员们都习惯于如此,好消息从来都是自己出面,坏消息就让下属来出面。
“陈先生……”这名年轻官员走到陈建生身边,喊了一声,然后便用一种怜悯的神情看着他。
被望了大约三四秒之后,陈建生终于不堪忍受这种目光,忍不住站起来说道:“我要见委员。”
“对不起,委员现在恐怕不方便见你。”年轻官员拦住陈建生,然后继续说道,“政治局经过几轮秘密的商讨之后,最终决定发行一万五千五百亿人民币国债,用于购买两千亿美元的外汇。中央将会成立一个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来管理这笔外汇的投资。”
听到这里,陈建生心中不禁又燃起一丝希望,虽然并不是直接注资给龙腾公司,但是不管怎么说,总算是专门弄出来两千亿,多少总会分点给龙腾公司吧。最重要的并不是钱,而是中国政斧的态度。
“龙腾公司将会获得多少投资?”陈建生问道。
“一分钱也不会再投向龙腾公司,另外除了已经公布的三十亿投向黑石公司以外,我们将收回其他的所有投资。从我跟你说话的这一刻开始,中国政斧跟‘三合一’计划不再有任何关系。”
这话就好像晴天霹雳一般,打得陈建生都有些神智不清了,他满脸茫然地张开嘴巴,望着这个年轻官员,“但是……当初我们都说好的。”
“我们反悔了。”年轻官员的表情平淡而真实。
陈建生很想说话,但是他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如果这位官员用任何委婉或者抱歉的语气来表达这意思,陈建生大概都会疯狂地怒吼起来。
但是,当这位官员用如此之平静的语调对他说出这种话之后,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只能愤怒而悲凉地望着这年轻的官员。
这位一生都依靠着官场资源发迹的商人,这位一向以冷静无情自诩的商人,在此时此刻,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官场,感受到什么是无情。
不需要给任何理由,也不需要做任何解释,甚至没有一丝歉意,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只需要淡淡地说一句反悔了,就可以当做一切都没有发生。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豁出去一切的豪赌,在这一刻,变得就像是一个笑话。
两个人就这样僵持了一阵之后,年轻官员终于还是说道:“你们的一切底细都被美国人掌握在手里,如果强行进行下去,只会引发中美的全面对抗,甚至于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既然没有办法做的事,自然是立刻马上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