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圣者晨雷

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2页)

 

这目光之下,虫娘战战兢兢,脸色惨白,从方才的娇憨,变成惊惧,一瞬间,她仿佛回到了认识叶畅之前。

 

“是叶畅让你求朕?”

 

“没……没有,只是儿臣怕他在边关受苦……”

 

这个问题,李隆基相信虫娘不敢骗他,这让他神情稍缓。

 

只要不是勾结宫中,那就好虫娘虽小,却是个有主意的,她觉得叶畅待她亲近,怕叶畅在边关受累,也是自然的事情。

 

“你休要替他担心,他精明着。况且,许他在私下批评朕的国策,就不许朕让他吃些苦头?”李隆基想着这个小女儿这些日子曲意奉承,叶畅去边关的时间不短了,憋到现在才求情,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倒还是有些耐心的。

 

“你先下去吧。”只说了一句,李隆基又觉得不耐,将虫娘又打发走了。

 

在洪济城当中,南霁云怒气冲冲,见着一个人便问:“叶郎君呢?”

 

回答的都是不知道,他最初的怒火渐散,到后来就是好奇:叶畅这厮会躲到哪儿去?

 

高适、岑参和李白跑出去登高吟诗了,叶英叶挺不知道叶畅到了哪儿,那么和尚善直呢,为何善直也不在?

 

想到善直,南霁云顿时想起一个地方。

 

这洪济城曾经被犬戎多次攻破,因此城中破败,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城东北角有一处小庙,应该是以前某个僧侣在此建起的。南霁云跑到这儿,果然看到破庙之前,善直百无聊赖地在逗着一条野狗

 

“和尚,叶郎君何在?”

 

“嘘,他在参禅。”

 

“参禅?”南霁云眉头一皱,便向破庙中望去。

 

只见叶畅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之上,眼睛微闭,双手举起,用食指在脑袋上不停地画圈。

 

南霁云是不懂叶畅这在做什么,只不过跑到破庙里,又有善直的“参禅”,还是让南霁云肃然起敬。但旋即他讶然:“和尚,叶郎君不是道家的么,跑来参什么佛家的禅?”

 

“那个谁知道呢?”和尚挠着头:“象他这般人物,佛道相通吧?”

 

南霁云深以为然地点头,但是肃然起敬归肃然起敬,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他打听到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能不能唤他?”他问道:“有紧急情形要禀报。”

 

“他说了任谁都不能打扰。”和尚警惕地看着南霁云:“你也别进去,没准这便是在摆七星灯朝天乞命,你莫作魏延”

 

《绣像三国志演义》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便是和尚,也记得其中星落五丈原的情节,南霁云狠狠瞪了他一眼,心道便是要比,也当以关羽关云长比自己,如何能用魏延那脑后生有反骨的家伙来比

 

不过方才还说叶畅是在参禅,转眼又是在摆七星灯朝天乞命……呸呸,不吉利,这和尚定是张乌鸦嘴在乱说

 

判断出和尚在胡说八道,南霁云还是不敢去打扰叶畅,过了好一会儿,猛然听得“叮”的一声。

 

那声音却是从叶畅口中发出的,然后叶畅又道:“有了”

 

“郎君倒是悠闲,可知让郎君监督割麦,实际上是不怀好意?”南霁云见他回过神,推开和尚便走了进去,烦躁不安地道:“郎君,这皇甫大夫可是不安好心,要将你送到犬戎的刀锋上去”

 

叶畅何尝不知,他得了那老吏说明,绞尽脑汁了一夜一日,到现在才算是有了个章程。闻得南霁云说起,他笑道:“可是王难得对你说的?”

 

那日遇敌之后,王难得对南霁云甚为欣赏,颇有招揽之心。若是早个几个月,南霁云二话不说,定然是舍命相随的,可现在么……叶畅正在危难之时,他却舍之别投,南霁云觉得实在不是自己能做出的事情。

 

叶畅可是对他家有大恩啊。

 

“正是,他还说……”

 

“可是说让你见机行事,不行就投靠他?”叶畅又道。

 

“这个,确实如此。”

 

叶畅笑了。

 

王难得对他们昨日展现出来的勇气甚为欣赏,但所谓欣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他不可能为了叶畅而与自己的上司硬顶,最多就是行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