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圣者晨雷

第248章 海外奇珍悦上意(第2页)

 

“谢谢高将军。”

 

叶畅没有想要什么,他想要的东西,都是自己去争取的。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外,李隆基与杨玉环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见叶畅进来,李隆基第一句话便道:“叶十一,你做得好大事业”

 

叶畅不慌不忙行完礼:“有圣人在朝,臣自然可以做好大事业。”

 

“你倒是个面皮厚的……听杨钊说,你在辽东竟然还收回了一州之地?”

 

“陛下洪福,大唐天威,再加上如娘娘般巾帼不让须眉,故为圣人收回一州之地。”叶畅道:“臣已然收复积利州十七城,当如何处治,还请圣人委派官吏。”

 

“你收复的疆土,你不为刺史?”

 

旁边的高力士听得这句话,忍不住看向叶畅。如果叶畅禁不住高官重权的诱惑,真的求这一州刺史之位,圣人必会猜忌于他吧。

 

“臣去辽东,原本是为求仙访道,只是当地蛮夷不通教化,意欲坏臣之事,臣乃借助长安巾帼之力使之降伏。圣人当知,臣生性跳脱,实是不喜俗务,若是圣人赐臣显爵闲差,臣必谢恩受之,可是这一州刺史……臣疏懒,不可为也。”

 

听到叶畅近乎赖皮的回答,李隆基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叶十一,满嘴荒唐言语……刺史你是做不得的,二十岁的刺史……非是亲王宗室无人可为也

 

刺史做不得,言下之意就是其余职司完全可以当了。大唐并不是每个州都任命了刺史,叶畅的目的,也就是弄个积利州长史或司马之类的职务,至于刺史,如果李隆基委任,到了辽东之地,想要架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方才说借助长安巾帼之力……此语何解?”

 

试探完叶畅之后,李隆基又好奇地问了起来。这个问题让叶畅抬了一下头,悄然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这个……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臣才敢说。”

 

“有罪的话谁都救不了你,无罪的话你也休要怕朕会寻你差池”李隆基霸气地道:“让朕恕你罪,休想”

 

叶畅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回应,愣了愣,那边杨玉环已经低笑起来:“叶十一终归还只是个少年郎,三郎,可不能这般吓他,吓坏了臣妾的礼物就没着落了。”

 

“好好,朕虽然不恕你,但玉环却替你求情,朕耳根子软,只能允了。”李隆基无奈地说道。

 

这就是让叶畅欠杨玉环一个人情,同时也是抵消掉叶畅送礼之谊。叶畅猛然意识到,李隆基虽然因为年迈而渐渐昏聩,但真把他当成一个老年痴呆来糊弄,那就是纯粹找死了。

 

只要他愿意,他还能照样展露出他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性。

 

“谢娘娘……其实与娘娘也有些关系。臣曾经大言不惭擅言边策,旧载离开长安时,娘娘还有长安城中的贵人女眷,送了臣一笔金银,约值二十万贯,令臣一试边策……”

 

李隆基眼中寒光微微闪动,不过嘴角都是向上弯了一下。这事情他知道,非常清楚,不过叶畅敢当面说出来,倒是个胆大的。

 

“臣到了辽东,原本只是想在都里修船坞,好建可以出远海的大船,有朝一日能乘船去寻真正的蓬莱方丈。当地高句丽酋首却是无礼贪婪,意欲夺臣财物,臣想起各位贵人女眷的吩咐,便以此金银为资,招募辽东的汉人勇士、收买蛮夷中不得志者,结果罗九河献卑沙城、钳牟丁献青泥浦。此二地献城,余者力小势单,自然平定了。”

 

李隆基有他的情报来源,但此时不是特务大行的后世,他的情报主要是地方官的报告,故此辽东局势,他是不太了解的。听叶畅如此说,只道叶畅真是靠收买平定了积利州,不由得笑道:“二十万贯换一州之地、六万之民,你倒是做了笔好买卖”

 

叶畅心知他有讥嘲之意,不过还没有回答,那边杨玉环娇声道:“三郎,军国大事还是到朝会上去说,臣妾可是迫不及待要看叶十一带来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