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三章 我心当如量天尺,量天量地量众生(第2页)

 

“我穷旧交绝。”这位阁下在一首诗中这么说着。

 

这里的“穷”不是指没有钱,而是穷途末路。——当然,一般而言,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未必有多少钱就是了。

 

前世的时候,方天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那个学富五车才气冲天不可一世的苏大学士,有朝一ri,居然会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但是这一世,方天明白了。

 

在提炼出立世、游世、经世这个人类活动体系的时候,就明白了。

 

学富五车也罢,才气冲天也罢,苏国宝之能,下不涉立世,上不及经世,他的领域,只在游世。但是很遗憾,他踏错了圈子,或者说那个时代,还没有发展出一个足够大的让他从容遨游自在畅泳的圈子。

 

于是只能进入一个本来并不适合他的圈子中,然后被这个圈子中的居民们聚众围观。

 

这位阁下有一次拍着自己的大肚子说:“我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按,此本为其侍妾朝云语。)

 

其实他不是不合时宜,而是踏错了圈子。如果不换圈子,那么把他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合时宜。

 

这是不擅登高者,登到了高处的杯具。

 

方天既已明白此中道理,自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欧文就这么地推出去,让他“更有分量”。

 

分量大小或许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和华丽的标准,但绝不是衡量人生是否得意、舒适与幸福之类的标准。

 

方天前世有位朋友。

 

爷爷林业局,外公电力局,两个舅舅,一个在电信,一个在邮政,两个姑姑,一个在工商联,一个开了家小超市,父亲和母亲,一个县中学教员,一个县医院主治医师。而他自己,在医药公司。

 

都在一个县里。

 

都不是所在单位的执权柄者。或者说“具相当分量”者。

 

这么一家,这么一个只是在偏僻且落后的小县城中生根发展的一个小家族。别说放在省里市里了,就在这个县中。都不怎么起眼,至少这个县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他们。

 

他们很有钱吗?不是。

 

他们很有权吗?不是。

 

这里,也很难称得上是什么他们的领域。

 

但是在这里,他们如鱼得水,大事小事。总是可以左右逢源,当这些关系全部扭合到一起的时候,织起来的络,足以让他们至少十代以内。无虞“立世”之事。既无虞立世,那游世的心,自然便来了。

 

得意、舒适什么的,不需言表,而自在其中。

亿万富豪有他们幸福吗?

 

地方大员有他们幸福吗?

 

很难说。

 

所以在方天来,枫林佣兵团有两条路。

 

若是欧文可堪造就,并且团里也有不少英锐挺拔的兄弟,那就将其发展成大树,树大树高了,固然招风招忌。但是同样也能吸纳到更多的阳光雨露,活得更加纵意自在。

 

若是欧文不堪造就,那就让枫林就这么地下去,不向高处发展,而向纵深延伸,成长为盘根错节的灌木丛,一点都不招风,但是绝对稳固。

 

就像许多高山或者沙漠植物一样。

 

其长在地面上、呈现在众人视线中的部分,很是矮小不起眼。但是深挖下去,才会发现,它们的地下部分,足是它们地上部分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长。

 

这么地,身在下游,不动声不动sè实际却又悠闲自在地过着衣食无忧的小ri子,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着极大的先天不足。

 

方天的前世,便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