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朱棣的猜疑

宫内,朱棣一人坐在殿内,脑海中不断思考着今天朱高煦说的要去安南就藩。

朱棣很是意外,朱高煦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还没有点数?

正是因为他太清楚朱高煦是什么样的人了,他才无比的感到意外。

之前他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就让朱高煦去云南就藩,因为他知道朱高煦的野心,更是清楚,其实朱高煦的野心不说大部分,但起码有一半都是被他挑动起来的。

因为靖难时他需要朱高煦,他需要朱高煦为他打仗,只能不断的说那些话去激励朱高煦。

他确实一度非常喜爱朱高煦,因为朱高煦打起仗,非常受他喜欢。

他之前对朱高煦说的‘类己’,也不是说假,那时候他确实不喜欢朱高炽,更喜爱朱高煦。

正因为如此,他才无比了解朱高煦,他才想要在确定太子之后,就立即让朱高煦出去就藩。

因为他怕,他怕朱高煦与朱高炽兵戎相见,他怕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他下去后,没有脸去见朱元璋。

他本身得位不正,编撰永乐大典,就是想打造一份功绩出来,为了让自己能够体面的下去见朱元璋。

同时他更怕,怕朱高煦对他来一出玄武门,靖难成功之时的朱高煦,真有那个能量,朱高煦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

即便他能够镇压得住,但朱棣也怕自己一个疏漏,就让朱高煦成事了。

在朱高煦死皮赖脸的不愿意去云南就藩后,他确实有一些因为亲情而被打动,但更多的,是他不想过多的逼迫朱高煦,以免朱高煦走那迫不得已的路。

尤其是在立下朱高炽为太子,短短这么些时间,朱高炽的影响力提升得太快了,朝中文臣,基本都是支持朱高炽的,这也是他不想看见的。

身为皇帝的朱棣,对朱高煦几人确实有一定的亲情,毕竟他就这么几个儿子,但他更多的时候,还是无情的,是现实的,只因为,他是皇帝!

他一直在提防朱高煦复刻玄武门,为了削减朱高煦在军中的威望,将朱高煦的旧部让朱高炽提出来,分散到各地,这是为了让朱高煦将目光放向朱高炽,而不是放向他。

他还尽量不让朱高煦领兵出征,因为他不想再看见朱高煦威望更深,之前让朱高煦去往开平,原本是准备让朱高煦领军征伐蒙古,那时他还没有决定究竟让谁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