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朱棣的透彻,对士大夫集团的防范;朱高煦谨慎的决定(第2页)

所有人都没有在此刻议论,哪怕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依旧处理国事。

没等多久,又是一锦衣卫到来传达朱棣的口谕,朱高炽当即放下手中事务,心事重重的去见朱棣。

朱棣与朱高炽聊了许久,最后朱棣再传口谕,让朱高煦入宫。

朱高煦不知道,也没有去管,快马加鞭径直来到王府内。

韦婉芸带着朱武等护卫已经在王府等待,看着朱高煦归来,韦婉芸眼神中满是期盼。

若是没有这么多人在周边,她已经忍不住要扑在朱高煦怀里了。

这段时间,她的压力非常的大,朱高煦安排的种种准备,都是由她在负责,还不能让任何人发现,更是要顶着各方前来打探消息的人。

加上心中本来就存在的担心,这一个月,韦婉芸是片刻不曾懈怠,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在思考着接下来的布置与安排。

朱高煦看着眼前的丽人,比起之前憔悴了许多,这还是经过梳妆打扮的,朱高煦都能想象得到这一个月韦婉芸的难。

“好了,我回来了,先进去吧。”

“嗯。”

朱高煦拉着韦婉芸来到后宅屋内,屋外则是丘平与朱武带着护卫守着。

只剩下两人,韦婉芸再也没有了顾忌,扑在朱高煦怀中。

“王爷,回来就好,我已经都布置好了,人已经带回府内,没有任何人知晓。

出城的腰牌,我以去看望城外庄园的名义,找皇上拿到了,还有三日便过效,无法再用。

西门前也布置了三十人,全部是以经商的身份过来的,如同其他商人一般,该打点的也上下打点,平日里都与其他商人无异,没有被人察觉,必要时这三十人可以为我们控制城门。

另外还有十六人,会留在京城,随时为王爷传递大明之内的消息。

在城外百里之外,已经准备好了换乘的马匹、马车,我还准备了商船,也可以走水路,再转海路,沿海而下。”

韦婉芸只是温存片刻,便开始述说自己的这些布置。

其实这些也都是朱高煦提前安排好的,只是韦婉芸需要做好对接,传达目前的命令,做好撤离的准备。

这部分商人,都是从原本的安南百姓之中挑选的,有真正行商的人,可以说能够执行这个任务的,都是朱高煦与李定荣千挑万选出来,有着绝对忠诚的。

进入大明的方向,也不止大汉一个方向,也有绕道从其他方向过去,以保证不被人怀疑。

说的话,也不会让人听出任何口音,一切全部都与其他入境大明的商队无二。

至于携带东西,就和其他商队一样了,每支商队都有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这都需要上下的打点,因为大明朝廷之内,就有指着这些打点养活呢。

而大费周章安排进入王府的那个人,同样是他与李定荣在暗中挑选出来的,与他身形极为相似。

这是他准备的暗手,那个人到时会放在明面上,他会在暗中离开。

虽然只是身形样貌相似,近看一眼就能看出不同,但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谁又会在意这个呢,他就在王府,除了朱棣铁了心的能够见到,其他人谁能见到近颜?

朱高煦也从儿女情长之中快速回神,思考片刻,当即开口。

“芸妹,做得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有我在,不要担心。

既然有效时间还有三天,那就后天走,不能卡在最后的时间,也不能过早。

另外不走西门,走南城门,在西门的布置不要动,保持就可以了。

虽然已经上下打点了,但这段时间肯定暗流涌动,锦衣卫不能小觑,我们在西门的布置哪怕再严密,哪怕我们以为没有暴露,但实际说不准,有可能已经暴露了。

到时让假身走西门,我们则是换装,从南门出,以护卫下人的形势去往庄园,中途再改道。

等出城之后,我们立即转道,并且不走水路,骑马走得快,水路很容易被拦下来。

留下的那十六人,让他们什么都不要管,盯死在京师,就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