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杨士奇数日见闻的悔恨,大汉海军下占碑(第2页)
我们购买的价格是接近二两银子一两,拿出来卖也不过是一两银的利润。
而且这还是最基础的,据说还有一些存放时间较久,更好喝的酒,只不过那种酒更加的贵,酒水监对外拿出来的都很少,我们酒楼从未抢到过。
客官若是想要喝,可以往东走,约莫三百步就能看见人间客,这是一间酒楼,里面有那种酒。
只不过那里的东西更加的贵,客官可得多带些银子。”
杨士奇点点头,示意了解,最后又拿出一钱银赏给小厮,他问这个小厮问了不少次,杨士奇都有些过意不去。
也是到这个时候,杨士奇才知道,原来他如今还在喊贵的酒楼,居然还不是最好的。
能够售卖更加品质人间醉的酒还要贵,而且能够让这个小厮都说出贵的,可见其贵,他是真的开眼了。
杨士奇摇了摇头,就这个吃法,要是每天顿顿吃,没点家底,还真承受不住。
在酒楼吃了一顿刻骨铭心的饭菜,随即继续来到街上游逛,看着大汉的不同,也在问着听着其他人对大汉的看法。
王宫内,朱高煦正在处理国事,枚青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那杨士奇在城内四处闲逛,而且在打听大汉的消息。”
枚青随即将杨士奇的一切都与朱高煦说来。
在大汉京城,杨士奇有什么动作,都逃不过朱高煦的眼。
朱高煦听后,只是笑了笑。
“不必去理会,他想要了解,就让他去了解。”
就凭借杨士奇能够在外面了解到的,也不会知道大汉的什么机密,他也压根就没有防范的必要。
一连三日时间过去,这一日杨士奇没有再出去,而是待在官驿。
这几天的了解,他也大致知道大汉如今的情况,尤其是去往城外了解到的,杨士奇更是心惊无比。
他是真没有想到,大汉百姓的税,竟然那么的低,且朱高煦居然真的做到了免赋,尤为让他震惊的,就是大汉如今的耕地,竟然不少,并且这里的水稻,还是一年三熟。
杨士奇是真的没有想到,原来在大明之外,竟然还有着这样的宝地,原来被发展起来后,会是这样的肥沃。
土地肥沃就算了,上交的税也少,他所见那些真正的百姓,过得似乎比起大明的百姓都要好上不少。
每个人脸上都浮现着笑容,每个人都对官府、朝廷是那么的相信,尤其是对朱高煦,更是人人崇敬。
朱高煦在这些人眼中,不仅仅是他们的大王,更是他们的救世主。
在民间遇到的每一个人,对朱高煦是那么的尊敬,不是因为朱高煦是王的尊敬,而是发自内心的。
就这份民望,朱棣在大明民间都没有达到这样。
想着这些,杨士奇心头无比的凝重。
“若是早知此地富饶,当初就不应该让汉王来啊。”
杨士奇一时有些懊恼,在他看来,这样的地方,就应该被大明直接掌控。
给了朱高煦,这不是在帮朱高煦吗?
杨士奇完全没有想到,历史上大明占据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却是没有做出什么效果。
不仅没有好好经营,反而欺压百姓,导致安南原本的百姓连年反叛,大明连年需要出兵平定叛乱。
张辅在安南更是停留了七年之久,都没有完全解决这里的问题。
而且历史上大明占据安南,还只是占据的北部区域,也就是红河三角洲那一带,安南南部,还是被安南陈氏所占,双方更是连年爆发战斗。
大明真的占据这里时,也没有见大明有多重视。
如今不过是杨士奇看见了朱高煦将这里发展起来了,看见了经过发展之后的土地肥沃,以及这里的富饶。
历史上大明明明得到了,却是没有把握住机会啊,因为大明从上到下,不就是都瞧不起外面嘛。
后面哪怕是朱瞻基要放弃这里时,都没有人劝阻,反而劝着朱瞻基尽快实行,尽快放弃,这些人,又能有多大的目光?
杨士奇想着这些,他发现了一件恐怖的事情,那就是大汉的崛起,似乎无法阻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