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次见面(第3页)

 不等赵福生说话,张传世就‘嗤’笑了一声: 

 “大人的名诲哪是你们能称呼的?” 

 孙三娘眼里露出不快,罗六按住了她的胳膊,陪着笑点头: 

 “那是、那是。” 

 说完,又小心翼翼的问: 

 “但大人要问话,我们又不知前因后果,就怕有什么地方说错——” 

 赵福生问他: 

 “你们二人叫什么名字?是十里坡哪个村人?为什么夜深人静出现在荒郊野外?” 

 她一连抛出好几个问题,罗六就答道:“我叫罗六,这是我的妻子,人称孙三娘——” 

 “我俩是野猪寨子的人,这几年在十里坡内卖些山货,所以附近十里八乡都熟。”他解释了一下: 

 “至于这天色,大人是有所不知,十里坡内气候诡异,山中的天时长短不好说,瘴雾一起,前一刻白天,后一夜入夜都是正常的,我俩也是没注意到起了瘴雾,才被困在山中。” 

 这两人说话真假掺半。 

 赵福生将几次与他交谈的内容相互比对,也能分辨出他话中的真伪。 

 罗六还不知道自己的底早露了,说完后才道:“大人说是要去黎家坳,又提起黎杨氏,莫非是这妇人犯了什么案子么?” 

 “不是。” 

 赵福生摇了摇头: 

 “我们今早接到报案,她娘家人昨夜遭遇了匪盗,一夜之间被人砍去了头颅,凶手早不知所踪。”她说话时,盯着罗、孙二人看: 

 “我们走访流土村,听村民说前些天杨桂英的娘来过黎家坳,所以想来问问杨桂英有没有什么线索。” 

 赵福生道: 

 “兴许是财露了白,兴许是得罪了人——” 

 “什么?!”孙三娘惊呼。 

 罗六则有些坐立不安: 

 “砍去了头颅——” 

 “我将无头的尸体也让人一并带来了,到时让杨桂英认一认。” 

 说完,她手指向刘义真身旁的棺材。 

 孙三娘脸上露出畏惧之色,本能的往后坐了坐。 

 “这、这个就不清楚了。”罗六看向孙三娘: 

 “三娘,你说呢?” 

 孙三娘咬了咬牙: 

 “前些天是听说黎三嫂的这个儿媳妇娘家来过人,但没来几天呢——”她不知想到了什么,也抬头往那神龛看去,见到那无头的泥胎像时,一下怔住,终于脸上露出畏惧之色。 

 她怔忡了半晌没有出声。 

 赵福生也没有将她的思绪打断。 

 直到罗六无意识的转动拨浪鼓,鼓点发出‘咚咚’响声,将孙三娘子从沉默中惊醒。 

 她一咬牙,眼中露出一丝狠色,接着道: 

 “不过大人说的应该就是他们了,这家人我熟,大人们若是信得过,我们带你们过去就是了。” 

 “三娘——” 

 罗六一听这话,愣了一愣,连忙招呼了她一声,脸上惊恐溢出。 

 孙三娘此时一反先前的闪躲,安抚似的拍了拍他的手背,给了他一个眼色。 

 赵福生将二人互动尽收眼底: 

 “怎么?领路这事儿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孙三娘连忙回头,笑着摆手: 

 “没有、没有——” 

 罗六皱着眉头,没有出声。 

 赵福生又问: 

 “我刚刚看二位听到砍头案时表情有些不对,又看向这泥像——”她说到这里,顿了片刻。 

 罗六的表情紧绷,紧张的吞了口唾沫。 

 赵福生才接着说道: 

 “我进庙时就注意到这泥像是断头的,竟然与流土村的悍匪杀人、砍头有相似之处,也实在过于巧合。” 

 孙三娘勉强道: 

 “大人真会开玩笑。”她没有多说,而是换了个话题,探头往外看了一眼: 

 “我看这天色逐渐在亮了,今夜瘴雾真厚,但这会儿也在稀薄,最多不出半个时辰估计就会散了,到时我们顺着庙往前走,很快就能到黎家坳。” 

 孙三娘话一说完,果然外间的雾气竟然在逐渐散去,天边出现一抹鱼光,似是快要天亮了。 

 赵福生目光落到了那锅咸肉粥上,对孟婆等人说道: 

 “那我们就听孙三娘的,吃完饭后立即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