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仙列传流浪的蛤蟆

10、玄金袈裟(第2页)

 他把这些东西收一收,找个空房间藏了。

 忙活完了这些事儿,弄来了几捆劈柴,分别堆在九鹤道人和那些江湖豪客的尸身上,浇上了医用酒精,用打火机点燃。

 严熹心头颇有些黯然,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三首》有句:“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道尽了生死幽幽。

 他跟这些人素昧平生,但看到这一幕,同为人类,感同身受。

 人人都有一死,亦人人都畏之惧之!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严熹席地而坐,看着两团火堆,灼灼燃烧。

 他怕不慎点了其他地方,把好好的玄楼观烧光,故而不肯离去。

 大约两个多小时,两团火焰渐渐熄灭。

 一干江湖豪客和云机子的骨灰,他也不做区分,在观中的一株大树下挖了深坑,掩埋进去。

 另外在观里寻得了一个粗瓷坛子,准备收捡了九鹤道人骨灰,以备日后供奉。

 严熹默默祷告了几句,折了两截树枝,拨开灰烬给九鹤道人收殓尸骨,他捡来捡去,尸骨收拾了大半,忽见得灰烬中,有一团淡金的东西。

 严熹心生好奇,用树枝拨了一下,却是一团布料。

 此物能浴火不焚,必然是件价值难以估量的宝物,严熹顿时生出几分兴奋,挑出了火堆扔在地上,用树枝摊开。

 “是袈裟。”

 “怪哉!”

 “九鹤是个道士,尸体却烧出来一件袈裟,怎么一回事儿?”

 “他佛道双修的吗?”

 “白天是道士,晚上是尼姑!?”

 严熹开始还以为是什么武功秘籍,绝世的剑谱,但翻来覆去看得几眼,这件袈裟上并无文字。

 伸手轻点几下试了温度,这团袈裟刚从火堆里挑出来,却触手绵软,并无滚烫之意。

 严熹把袈裟随手一团,心道:“纵然没有记载什么秘法,也必然是件好东西。先给九鹤老道收好尸骨,再研究这玩意。”

 他把九鹤道人的尸骨收了,把粗瓷坛子扛了,找了一处空房间放好,又回了三清大殿,取出了那团袈裟抖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