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研究过陈浩的微表情哲学

“这哪里是跟风,分明是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开发部的李薇语气尖锐,她略微抬了抬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目光犀利,仿佛要将屏幕上的策划案洞穿,“你们看看这个《爱就一个字》的策划案,通篇充斥着廉价的模仿痕迹,直接写着‘低配版方言,高配版杜梅’,连剧名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山寨味儿,简直是对原创的侮辱!”

“但市场反馈的数据却异常诚实,残酷地反映了大众的喜好。”发行总监老周慢悠悠地吐出一口烟雾,指尖轻敲着手中的电子烟,屏幕随之切换,一连串醒目的服装厂订单数据映入眼帘,“仅仅一周时间,粗针毛衣、格子衬衫的销量就如同火箭般蹿升,同比暴涨210%,甚至有美妆品牌敏锐地捕捉到商机,推出了所谓的‘杜梅同款烈女红’口红,销售额也是一路飘红。咱们上周刚刚立项的《胡同爱情故事》,仅仅是服装赞助一项,就已经轻松拉到了三百万的赞助费。”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众人飞速地在电脑上搜索着相关信息,手指翻飞,仿佛要将所有的数据都牢牢掌握在手中。

突然,实习生小陈如同触电般地举着手机站起身来,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快看!《人民文学》新刊的现实题材投稿量单周暴涨300%,编辑主任刚刚发朋友圈说,‘感谢陈浩打开了现实主义的闸门’,这简直是现象级的爆发!”

“等等,这里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数据分析师王建国冷静地调出一份横店周边的市场调查报告,“横店周边的录像带租赁店,竟然自发设置了‘方言同款颓废男’专区,出租率甚至比以往大热的动作片还要高出45%。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观众对于‘真实的破碎感’有着强烈的共情,他们渴望在荧幕上看到真实的人生,哪怕是那些不如意的、痛苦的瞬间,也能引起他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