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津门水深(第2页)
老杨头捞起油锅里的耳朵眼炸糕,抽了抽鼻子,“介是嘛事儿?”
旁边帮厨的老妇人低声道:“夜里火影子映得通红,听说是侯家胡同走水了!”
“你们不知道了吧。”
正吃饭的纤夫神秘一笑,豁牙赵三呲黄板牙:“那是翠喜堂焦糊烧鸡味…”
话未说完,就被旁边杠子头踹了下屁股:“别扯淡,小心招灾,麻利吃了去扛包!”
津门百姓不傻,隐约猜出火灾有问题。
但这种事,小老百姓哪敢招惹,只当闲言谈资。
但津门的江湖,却已是暗流涌动。
南市跤场里,五大三粗的赤膊汉子们摔得黄土飞扬,叫好声掀了顶棚。
场边条凳上坐着个戴墨镜的中年人,手里转着俩保定铁球。
“介李衍嘛来头?“
他啐了口茶沫子,“静海帮的场子都敢动?“
旁边光头汉子低声道:“说是关中来的过江龙,通臂鲁爷都被他弄死了。“
“过江龙?“
中年人冷笑,“到了海河边,是龙得盘着!告儿下边孩儿们,今儿晌午锅贴管够,吃饱了跟老子会会这位爷!“
“这…”
光头汉子连忙低声道:“三爷说,先别轻举妄动…”
啪!
话音未落,便被一巴掌扇的东倒西歪。
中年人猛然起身,沉着脸道:“别乱动,这天津卫那么多眼睛,让人看我们静海帮笑话?”
“他于文海只烧第三炷香,静海帮,还轮不到他做主!”
……
城东,玉皇庙外。
这里靠近三岔河口码头,距离天后宫不远。
这玉皇阁,是津门最大的道门宫观。
牌楼四柱三间,前书“惟天为大”匾额,背额书“旻天圣主”之匾,加上山门、钟鼓楼、配殿、六角亭、大殿和清虚阁,在人口众多的津门,规模已经算不小。
农历正月初九,传说是玉皇生日,前一日天上众星下凡。
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津门善男信女都要到玉皇阁烧香,称为玉皇会。
除了天后宫,就属这里香火旺盛。
每天香客如云,外面除了香烛铺子,便是各色食肆。
一间早点铺子内,李衍坐在条凳上嘬着嘎巴菜,绿豆面煎饼果子,在粗瓷碗里泡得暄乎。
昨晚一夜没睡,虽说不困,但却饿得慌。
转眼间,两人份的早点,已被他吃的精光。
吃完后,他又要了壶茶,不动声色看着对面玉皇阁,若有所思。
他可不是雏,经过一次次历练,十二元辰队伍,经验也丰富的很。
津门的局势,有些复杂。
但再复杂,又哪里比得上成都和洛阳。
发现这里水深,且有多方势力勾结,李衍便立刻改变了方式。
昨夜大闹翠喜堂的举动,也成了打草惊蛇。
他昨晚其实并未离开,一直守在侯家胡同外,终于等到了这静海帮三爷于文海。
天空之中,也有鹰隼立冬盘旋,配合李衍跟踪。
对方派人送信的的地点,也全都被记下,被晋州会馆的吕三记下。
李衍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凶手已经确定,直接连根拔起便是。
若在其它地方,山高皇帝远,还真不好办。
但这里,可是津门卫。
再乱,也是天子脚下,都尉司和玄祭司的力量汇聚之地。
找到所有参与者,通知都尉司动手。
涉及九鼎和建木组织,都尉司没人敢不听号令。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变化。
他没想到,这于文海最后竟跑到了玉皇庙。
津门到京城那边,都是太玄正教做主,无论城隍庙还是玉皇庙,皆是其下属势力。
难不成,太玄正教也被腐化?
想到这儿,李衍的神情就变得严肃。
不怪他怀疑,津门搞成这样,里面的道人不可能不知道…
忽然,他心中一动,看向左侧门口。
只见一名身着灰布大褂的香客阔步进门。
体型高壮,满脸络腮胡,身后还跟了几名仆人,个个眼神凌厉。
“来份炸糕,糖多搁!“
灰袍香客在李衍桌前撩袍落座,叫了点心后,便微笑道:
“李少侠,津门香油果子脆,可比关中羊肉泡?“
李衍脸上也露出微笑,“田兄,好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