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银钞三百万(第2页)
冯保微微摇头,道:“太上皇去金陵了,啊,这会儿大抵已经在京师了。”
“传位新帝,逛游江南……”李青皱了皱眉,问,“京中可有动荡?”
“不曾……”冯保话刚出口,不由想起高拱的骚操作,又补充道,“咱家临出发前,吏部侍郎高拱,就是那个皇上还是裕王时的讲师高拱,他在朝会上谏言皇上,全面取消官绅的一切优待,说唯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抑制土地兼并。”
李青眉间一挑,好奇问:“之后呢?”
“之后百官就炸了锅,说高拱在动摇大明根基,说此举会动摇大明士子的心,还说此策一旦推行,地方上定会乱起来……”
冯保说道,“事儿闹得挺大,皇上迫于压力,发了高拱的俸禄,还禁足了他。”
“再然后呢?”
“百官好像并不买账,之后咱家就出海了,最终如何,咱家也不知道。”
李青沉吟少顷,微微笑道:“还有别的吗?”
“呃……这个。”冯保面对这个活了少说两百年的神人,终究不敢隐瞒,讪讪道,“不敢瞒永青侯,上次咱家回大明,皇上……啊不,现在应该说太上皇,太上皇对您很关切,对您在这里的一切,都很关心,咱家不敢欺瞒太上皇,一五一十全说了。”
“这有什么可值得一提的?”李青没所谓地摆摆手,道,“我问的是国事,是朝局。”
“啊,那没了。”冯保干笑着摇头,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
战战兢兢许久的他,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
李青沉吟了下,问:“太上皇龙体如何?还有,你来之时,皇帝下江南多久了?”
“太上皇龙体无恙,咱家来之前,太上皇下江南也没多久,就半个月吧。”冯保讪笑道,“托侯爷吉言,咱家现在是司礼监掌印了。”
“嗯,恭喜。”李青随口敷衍了句,随即又微微皱眉,“你来是皇帝的意思,还是阁部大臣奏请?”
首席秉笔太监押船就够离谱了,司礼监掌印押船……虽说这次不是普通的贸易,却也太大材小用了。
京师中知道永青侯的大有人在,没必要非让冯保出马。
冯保闷闷道:“还不是外廷那些人使坏……啊,侯爷别误会,咱家也是想来为侯爷分忧的,只是……咱家就瞧不惯他们的做派,好似咱家是惦记他们宝贝的贼似的,哼哼,宝贝是他们的啊?还不是皇上的……”
冯保越说越委屈,恨恨道:“当初宣宗皇帝设内书房,让太监读书认字,不就是让咱家这些个奴婢帮着分忧,顺便制衡一下外廷嘛。呵呵,说来说去,还不是怕内廷得势,损了他们的权势?若说忠君,咱内廷的爷们儿可比他们外廷忠君多了,至少咱爷们儿不会动不动就拿圣人说事儿……”
发了一好通牢骚,冯保逐渐冷静下来,见永青侯沉静不语,突然后悔起来,忙找补道:
“侯爷不要误会,咱家并非是想做王振、刘瑾那样的大太监,咱家只是想效仿三宝太监,以为君分忧,再……再博个好名声,呃呵呵……没别的念头。”
李青敛去杂绪,轻笑颔首:“自王振之后,外廷对内廷的打压就没断过,受针对的又不只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