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太上皇传位了,太上皇下江南了,太上皇回来了,太上皇真不管事了……

 

历时大半年,群臣彻底相信了令他们头疼,令他们忌惮的嘉靖皇帝,彻底是过去式了。

 

如此情况,群臣自然乐意见得。

 

自然而然地向新帝靠拢……

 

不过,太上皇终究还活着,谁也说不准,太上皇会不会再重操旧业,通过遥控指挥新帝,再行执掌牛耳。

 

基于此,虽有争斗,却也比较克制。

 

庙堂上的气氛,罕见的温和……

 

自弘治之后,一个甲子以来,紧张了太久朝堂,终于松弛了下来。

 

皇帝勤政,群臣安分,嘉靖朝的国策有条不紊地进行……

 

大家和和气气,皇帝不刁难臣子,臣子不难为皇帝。

 

眨眼,秋去冬来。

 

又一眨眼,嘉靖四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随着新年的第一轮红日升起,属于嘉靖的时代彻底过去,新的时代悄然来临。

 

大明公司新任执行官朱载坖上线,于年会上发表演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发红包,改年号……

 

新的一年,隆庆元年。

 

朱载坖的帝王之气愈发浓郁。

 

渐渐不再那么礼贤下士,上朝时,对臣子的奏请,多有质疑,驳斥,否决……

 

对此,朱厚熜并不做干涉,给予了儿子最大的发挥空间。

 

外廷之中除了陆炳,不与任何人来往,哪怕徐阶,想见一面太上皇,都千难万难。

 

冬去春来,又逢喜事。

 

经过皇帝的不懈努力,贵妃李氏终于怀上了龙嗣。

 

与此同时,嘉峪关外的经营建设,也终于厚积薄发,内接甘肃,外连哈密,大明的触角,真正意义上与西域的一部分联通。

 

自此,大明对西域的掌控更上层楼,随着出兵成本大大降低,融合也变的更高效起来。

 

学塾建设政策不变,普及教育的力度不降反增,翰林、监生下地方支教,也成为了常态。

 

由于支教的种种福利政策,都不用皇帝特意安排,翰林院和国子监便上赶着自告奋勇。

 

当大多数人都选择支教的时候,优先选用的福利待遇也就不存在了,可翰林监生仍是热情不减。

 

无他,人家都去,你不去,你注定只能坐冷板凳。

 

内卷一旦开始,就再难停下……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就连一向抵制教育普及,奉行愚民治国的中庸大员,对此情况,也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们已经没办法、没能力阻挡了。

 

地方上的士绅,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开始‘广撒网’的模式,村里的小地主扶持村一级的尖子生,乡里的大地主扶持乡一级的尖子生……

 

新一轮的竞争,新一轮的角逐,已然步入正轨,想再回头……无异于痴心妄想。

 

面对如此情况,高居庙堂的这些大人物,也只能望洋兴叹。

 

直至此时,这些傲慢的大人们,才不得不放下身段,也踊跃加入了进去。

 

没办法,不能适应新环境,不去拥抱新时代,只能被淘汰……

 

大势下之下,违逆者,只能被碾成齑粉!

 

这些大人物不禁反思,反思怎么就到了这一步,通过不断复盘,不断找寻,他们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