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都是大明皇帝惯的

王崇古已经把话说的足够明白和直接了那就是他之所以能给工匠们存储六个月的劳动报酬在户部是因为这是公家的钱只要是公家的钱那就是用之如泥沙等同于说在瓜分大工鼎建的这个蛋糕里王崇古稍微为穷民苦力留...

 

第六百三十三章都是大明皇帝惯的

 

王崇古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一世的气势。他明确表示之所以能够为工匠们存储六个月的劳动报酬是因为这是公家的钱可以随意支配。这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在大明王朝这种以权势压人的做法并不罕见。作为朝廷的高官王崇古深知皇帝的喜好和惯例。他们往往可以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肆意挥霍公家的资财而无需过多顾忌。

 

这种行为无疑会引起普通百姓的不满和愤怒。工匠们辛苦劳作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汗钱被官员们据为己有。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在大明王朝屡见不鲜。

 

然而王崇古并不在乎百姓的感受。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满足皇帝的需求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大明皇帝向来喜欢那些能够为他创造奇迹的官员即使他们的手段再怎么不光彩只要最终能够完成任务也往往能够逃脱惩罚。

 

这种“以功补过“的做法不仅助长了官员们的腐败行为也加深了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他们开始怀疑究竟是谁在真正掌控着这个国家的命脉。

 

王崇古无疑是这种腐败体系的一员。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剥削普通工匠为自己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工匠们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在大明王朝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做法并不罕见。皇帝的喜好和惯例往往成为官员们为所欲为的借口。只要能够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他们就可以肆意挥霍公家的资财而无需担心受到惩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即崇祯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腐败和不公平的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而王崇古也不可能永远逃脱惩罚。他的所作所为终将引来百姓的愤怒和反抗。当这股愤怒的浪潮席卷而来时即使是皇帝的喜好和惯例也难以阻挡它的势头。

 

这个故事无疑是大明王朝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一个缩影。它警示我们只有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