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2页)

 

    毛呢官厂对羊毛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是羊毛的数量限制了毛呢的产出,王谦当年讲的那个稀缺性的故事,把精纺毛呢塑造成了帛币,到现在依旧是成立的,若不是朱翊钧强力摧毁了毛呢交易,改为了船舶票证,恐怕帛币交易还是大明投机事中的第一大项。
 

    外喀尔喀七部,大明现在物理上无法有效统治,甚至连羁縻都很难做到,这得等李成梁把辽东整个黑土地全部啃下来才有那个可能。
 

    朱翊钧看着工部尚书汪道昆问道“朕记得前些日子,工部奏闻要修一条驰道,从天津卫过滨州到密州市舶司,这件事怎么没下文了”
 

    “陛下,没钱,要1000里地,就是进980万银。”王国光立刻回答了这个问题。
 

    没钱真的一点都没有了陛下,不要想着大兴土木了
 

    朱翊钧笑着说道“朕有钱,工期三年到五年,一年也就两三百万银子,这次保定府可是有230个圩主,已经抄了三家,抄完这剩下的227家,咱们不就有钱了吗”
 

    “这次的津密驰道就由保定府的圩主们赞助了。”
 

    王国光立刻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问道“抄家归的是内帑,这银子不用还的吗”
 

    国帑还借了内帑700万银,这是负债的一部分,王国光现在日思夜想的事,就是把该还的帐都还了,无债才一身轻。
 

    这要是这笔银子,天津到密州的驰道营建花费不用还的话,那700万银也可以不用还了
 

    “抄家的银子真的进过内帑吗徐阶抄了严嵩的家,那些个银子可都是进了大臣们的口袋,内帑一厘银都没收到。”
 

    朱翊钧看着王国光不满的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儿,欠朕的钱,当然要还朕登基以来,可额外用过国帑一厘银倒是国帑借了朕700万银那不是700,是700万”
 

    “那不修了,虽然没利息,但是还不起了,向民间借了1000万银,这是有利息的,问陛下借了700万倒是没利息,可是这卯吃寅粮,寅时吃什么借新还旧左脚踩右脚”王国光立刻摆手,一副就是廷杖打死他,他也不肯负债了。
 

    债务太庞大了,大明国岁入2500万银,这已经是嘉靖、隆庆年间的五倍了,但仍然是入不敷出,这个户部尚书当的胆战心惊。
 

    “流动流动,大司徒怎么就不明白流动的重要性呢”朱翊钧分毫不让的说道“银币只有流动起来才是货币,它堆积在那里,甚至连肥都堆不了只有流动起来的货币,才是货币银币不流动,大明就是死水一潭”
 

    “那还是要还钱啊。”王国光一脸不乐意的说道“负债就是负债,欠的多了,还不起了,朝廷就和那些个农户一样破产了。”
 

    朱翊钧倒是无所谓的说道“破产就破产呗,破产内阁全体致仕,朕再组一个内阁好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过去的债,就一笔勾销了。”
 

    “啊”王国光满脸的不敢置信,这是一个皇帝该说的话吗朝廷的威严何在居然直接致仕赖账
 

    还能这么玩的吗
 

    “那个徐璠送来的游记里,写的尼德兰南北议会,就是这么做的,他们那儿议会借钱打仗,打完仗就解散”朱翊钧理直气壮的说道。
 

    “番夷小国的无耻行径,我天朝上国怎么能向番夷学习如此无赖的做法”王国光当然不肯答应,他是要青史留名的,欠了一屁股债,致仕了事青史论断的时候,他就是头号的聚敛佞臣。
 

    廷臣们每个人的表情都一模一样,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模样,他们都是装糊涂的高手,大明第一抠和第二抠为了银子又又又吵起来了,为了银子,王国光都敢跟皇帝拍桌子。
 

    廷臣也习惯了,吵吧,吵吧,在财税和分配这块,王国光就没赢过,吵半天,最后还是得听陛下的。
 

    “天津到密州的驰道该不该修胶州湾可是不冻港”朱翊钧一拍桌子说道“到了冬天渤海湾结冰车船不能行的时候,就只能依靠胶州湾了,北方最合适的出海口,该修修好了这条驰道,北煤南下,南银北上,才能实现全年对流”
 

    “确实该修,可是”王国光还要挣扎。
 

    “既然这次有人赞助,就国帑内帑对半吧。”朱翊钧打断了王国光的挣扎,对着工部说道“工部知道,准备营造诸事,正好王一鹗在山东废除了贱奴籍,吵着闹着要组建工兵团营,这次就随了他的心意,组建工兵团营,从天津修到密州。”
 

    “就这么定了。”
 

    工部尚书汪道昆立刻俯首说道“臣遵旨,陛下圣明”
 

    工部就是干活的,没银子了就问户部要,户部没银子就去宫里讨饭,总归是能讨得到饭的,这一半一半的意思是,这次津密驰道内帑承担了,但是所有费用的一半,仍然是以债务入账国帑。
 

    “臣遵旨。”王国光万般无奈的说道。
 

    工部那边是矿多的挖不完,户部这边是债多的还不完,而且越欠越多,得亏是没利息,否则就是个大亏空。
 

    万士和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沙阿特使奏闻了一件事,说是在他们那边有一种草,叫恰特草,颇有成瘾性,常常服用者,一天就要一把的恰特草,售价也不算便宜,一把就要三分银子左右,一个月就要九钱银子。”
 

    “是按着当地的物价,大概折银,不一定是用银子去买。”
 

    “大明是天朝上国,就是以工匠们而言,一年到头,若没有分红银,也就能剩下两三两银子。”
 

    “解刳院从西洋的船队上得到了一些这种恰特草,有黑心商贾美名其曰叫阿拉伯茶,但不是茶,是和阿片一样的东西,其成瘾性和阿片同等,危害和阿片基本相同。”
 

    “禁禁禁”朱翊钧立刻说道“快船前往旧港宣慰司,责令旧港总督府,守好大明的海洋门户,认真检索,不得贩卖此物入明,一经查出,立斩不赦。”
 

    “臣遵旨。”万士和俯首领命,大明朝的违禁名单上又多了一物。
 

    旧港总督府的处境和吕宋总督府是非常类似的,脱离了大明就无法存续,所以朱翊钧也不必担心政令不能通行的问题,大明总督府和泰西总督区,本质上的区别,其实是距离,若旧港总督府真的不臣,大明水师自然会平不臣。
 

    和泰西的总督相对应的应该是开拓勋爵,也就是元绪群岛地区。
 

    对这种地区大明也仅仅是简单的羁縻而已。
 

    廷议在吵吵闹闹中结束,大明皇帝以为这次王崇古要被骂惨了,毕竟堆肥这种事,不符合儒家仁恕的核心理念,但朱翊钧一直到四月中旬,都没有收到任何一本弹劾王崇古的奏疏。
 

    很快朱翊钧就知道这些科道言官在怕什么了,实在是害怕那个清流名儒风流韵事,那个风流韵事的书,真的是点谁的名,谁就会社会性死亡,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儒家理念和自己安危这两个选择之间,清流名儒们,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了自己的安危。
 

    这些清流名儒也有劝自己的理由,大道灰暗的时候,就应该蛰伏起来,以图天变之日,再做计较,在有些人眼里,万历维新是大道晦暗,在有些人眼里,万历维新,陛下如日中天一样照耀着天下,给天下带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