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怪雾(第2页)





    “好酒,好酒,可惜……”




    末了,瞧着周遭的昏暗颓败,摇了摇头。




    “如此美酒,正该择一良霄,备下一席佳肴,痛饮一番才算畅快。“




    “佳肴?在下是无法子。不过这良宵么……”




    书生闻言,停杯笑道。




    “倒也简单。”




    说着,他取出腰间另一个葫芦,取了塞口,于空中泼洒。但葫芦中洒出的不是酒水,而是道道清澈光辉。他向周遭一共挥洒了九次,每挥洒一次,楼中便明亮一分,最终竟让整个楼中充斥着浅银色的辉光。




    盈盈若水,清澈可爱。




    伸手一搅,仿佛荡漾起阵阵微澜。




    李长安举目张望,砖瓦、梁柱、墙壁、窗柩以及在清光中舒展的水藻清晰明了,在“水波”里投下点点斑影浮动。




    “这是在下于去岁中秋,在太华山顶揽下的月华。”




    书生收起葫芦,脸上露出些懒散笑意。




    “如此可称得上良宵美景?”




    道士没有回答,只听见“月色”二字,心中微微一动,从怀中取出月盏,在周遭水波似的清光里虚虚一舀。




    再收回来,盏中已盛满酒液,清澈里散着淡淡银辉,与周遭月华相融。




    李长安小呷一口,熟悉的味道里,法力点点滋生。




    “这是?”




    两人侧目询问,道士也大方分享。




    酒盏周转一圈,又落回了道士手中,他寻思着是否再舀上一碗,又害怕让屋中月光清减,而另两人还沉浸在余味中难以自拔。道士不以为意,他晓得这月酒滋味儿。




    仿若月光入喉,人生过往百种都化作清凉淌入心头,往昔愈是欢愉,愈是悲苦,愈是求不得,愈是舍不得,这酒的滋味儿便愈加动人。




    燕大胡子闭目微笑,不晓得在回想什么。书生默然良久,终于是喟然一叹。




    “人生虚度二十几许,方知真正的美酒是何等滋味儿,我这葫……”




    他晃了晃手里的酒葫芦。




    “馊水罢了……平白脏了我的葫芦。”




    说着,他竟然作势欲扔。别说道士吃了一惊,便是大胡子也睁开了眼,两人齐声阻止。不料,这厮又把葫芦收了回去,促狭一笑。




    “说笑而已。我这人吝啬,便是馊水也是舍不得的。”




    这一打趣倒是让场中的氛围更热烈了几分,三人放声大笑,倒也惹得楼外正吃着冷风的白莲教徒们叫骂不已,三人只当是夜里的虫声蛙鸣,正好佐酒。




    推杯换盏了几轮,书生忽而收起了葫芦,指向楼中一角。




    “两位请看。”




    但见他所指之处,轻薄的雾气从窗柩与水藻的缝隙间浸透进来,好似散入水中的白墨。




    “时机至矣。”




    ………………………………




    废楼传出的笑声让外面的白莲教徒们面面相觑。




    年轻的左使冷哼一声,转头去于老者商议。恰如书生所言,他的确是投鼠忌器,但却也并非无所作为,在这回儿功夫,他尝试着布下法术,但怪异的是,设置法术时总是有东西在干扰,尝试了许久也找到原因。




    此地颇有蹊跷!




    无需多想,他已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唤来成梁询问:此地究竟是何地?




    然而,成梁也是摸不着头脑。要说他在此地供职也将近十年,因着旧日军中习惯,他也踏遍了平冶各处。但众人所处的这片废墟,粗略以目力估计,怎么着也有县城的大小。瞧着各处覆满的厚厚藤草苔藓,显然存在的时日已久,成梁却偏偏对此地无半点儿印象,无奈只得唤来了他手下的身为本地人的总旗。




    说来古怪,这总旗方进这废墟便有些疑神疑鬼,眼下更是揪着一把水草,神色恍惚。成梁一连唤了好几声,这才勉强回过神来,听了询问,回答的言语间也是吞吞吐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