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中元节(一)(第3页)


 阿枳也说:“不是人贩子。不过,却是个怪人哩。”

 “哪里怪?”

 小姑娘“咯咯”笑着:

 “老大个汉子硬要叫我祖母,还说巳时要派马车来接我回家吃饭。娘亲,说他好笑不好笑?”

 小姑娘笑了几声,却没得到母亲回应,诧异抬头,却见母亲直勾勾盯着铜钱,脸色煞白。

 “娘亲?”

 陶娘子没有回答,她一把抢过铜钱,将其尽数投入水缸。

 那些铜钱竟入水不沉,并分解出灰黑污物,不消片刻,便在水中消融不见。

 全是鬼钱。

 ……

 不久后。

 陶娘子家里大门死死锁上,屋里挤了许多壮年男女,都是闻讯来帮忙的邻居与亲友。

 他们或是拿着廉价的黄符,或是握着木棍、斧子与菜刀,紧紧簇拥在母女俩周围,给她们打气安慰。

 “莫要太担心,兴许只是个无赖耍的把戏。”

 “有从城里求来的灵符,鬼怪不敢造次!”

 帮手中的主心骨是条大汉,他带着根哨棍,闷声道:

 “弟妹别怕!咱们这么多人在,别管来的是谁?是人就敲烂他的人头,是鬼就去掘了他的坟头!”

 众人纷纷附和。

 陶娘子紧紧抱住抹黑脸蛋的女儿,低声道谢。

 时间在严阵以待中流逝。

 雾气点点散开,天光渐渐亮堂。

 有人冷不丁开口:“巳时应该过去了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渐渐开始附和,最后大汉作出决定:“把门打开!”

 大门重开,门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人间的烟火气一下子涌进门来,冲散了满院的紧张与阴冷。

 众人都不自觉松了口气。

 大汉更是笑道:“呵!俺还以为俺这条棍子今日能开张啦。原来是些无胆鬼魅,见咱们人多,便屁滚尿流了。”

 大伙儿都欢笑起来。

 陶娘子也再支撑不住,嚎啕大哭。

 她重重拍打了几下女儿:

 “叫你不听话,不抹脸。叫你贪玩,收人鬼钱。你要出事,可教娘怎么活啊!”

 完了,又开始骂自己死去的丈夫。

 “你个没良心的死鬼!丢下我们孤儿寡母不说,连作了鬼,都不肯保佑自己的孩子么?!”

 她一通宣泄,周围也乱糟糟来安慰她。

 这时。

 “娘亲。”

 陶娘子还在哽咽:“嗯?”

 “时辰到了哩。”

 轻轻一句教满屋子的喧腾顿时冷住,冷得针落可闻似的安静。陶娘子不可置信地低头看向女儿。小姑娘双目放空望着大门方向,似乎陷入了某种恍惚。

 “快关门!”

 有人尖叫,有人七手八脚冲上去把门死死关上,更多的人抄起手头能拿到的任何玩意儿缩进了屋子里。

 那大汉更是一咬牙,抄起哨棍,门神似的立在母女身前。

 只是。

 “娘亲。”

 陶娘子把女儿紧紧摁在怀里。

 “我听到马车的声音哩。”

 “阿枳,不要听!不许听!”陶娘子死死捂住女儿的耳朵,泪水流在女儿脸上,湿濡一片,“就在娘这里,你哪里也不许去!”

 “娘亲。”

 小女孩说出最后一句话。

 “他来接我了。”

 …………

 没帮上忙的帮手们已经离开。

 阿枳瘦瘦小小的身子躺在床榻上,双眼依旧睁开着,空洞对着房梁。她还活着,只是丢掉了内里的东西,成了具空壳。

 陶娘子守在女儿身边,神色木然,也似具空壳。

 有人推门进屋,陶娘子没有丝毫反应,直到来人在耳边呼唤,她才稍稍侧头看去。

 是邻居的大娘去而复返。

 大娘望着两具空壳似的母女,重重叹息,劝慰着:“那人只是召阿枳去续前世的亲缘,过完中元节,便会放阿枳回来吧?”

 这是句没用处的废话,陶娘子木然没有回应。

 大娘踌躇了一下,说出了来意:

 “若是在不行,咱们可以请神!”

 这句更是废话。

 钱唐谁人不晓得,若是没钱,别说城里的神仙菩萨,就是乡下的神婆巫汉都是请不来的。

 陶娘子惨然道:“我没钱。”

 “俺说的这神便宜。”

 大娘迟疑了稍许。

 “你听过十钱老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