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春日宴兄弟相会(第2页)

 杨太傅迷迷糊糊又睡着了,梦里,他又回到了十四年前的明盛园。姐姐留了他,他抚摸着她已经不再年轻的容颜,也是泪如雨下。他愿意承受天下人的唾骂,愿意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沉迷于那份迟了二十年的温柔里。


 第二天,杨太傅精神萎靡地上朝去了。整个早朝,他一言不发。等散了朝,他去了吏部衙门,忙活了一上午,中午随意扒拉两口饭,在衙门的硬床板上补了一觉。


 起来后,杨太傅又精神抖擞,甩开膀子看了一下午的公文,还顺道写了一份奏折。


 等天快黑了,杨太傅收拾好东西,坐上家里的车就回去了。


 半路上,杨太傅忽然觉得不对劲,车怎么换方向了?


 他撩开帘子一看,发现前面多了一辆车,那车看起来低调,他一眼就认出来是景仁帝的车。


 不光换方向了,杨太傅再一看,连他的车夫都换了。他闭上了眼睛,傻孩子,你这样,让我和你母亲如何自处。


 杨太傅放下了帘子,默不作声。


 等到了地方,张内侍过来掀开了帘子,只笑看他,什么都不说。


 杨太傅出了车,发现身边全部是御前的人。俞大人低垂着眼在一边,仿佛像没看到杨太傅似的。


 景仁帝打头走了,张内侍带着杨太傅去了一处暗室,要给他换衣裳,杨太傅不肯。


 张内侍为难,“大人,这是圣上的意思。”


 杨太傅一甩袖子,“圣上的意思也不行。”


 张内侍咧嘴,“大人,您就别为难我了。这,这有什么不好,两全其美。您就当,成全圣上的一片孝心。天地君亲师,您也是长辈呢。”


 杨太傅怒骂,“混账,不可胡言乱语。”


 忽然,门口传来一声低低的声音,“镇哥儿。“


 杨太傅顿时浑身僵硬,张内侍咧咧嘴,出去了。


 杨太傅看着墙壁,一言不发。


 李太后走了过来,坐在不远处的桌子边,“皇儿真是胡闹,怎么让你来了。”


 杨太傅转身,对着李太后行礼,“臣告退。”


 说完,就要下去。


 李太后笑,“镇哥儿。”


 杨太傅抬起的脚就这样悬在半天空,然后又放了下来,“娘娘有什么吩咐?”


 李太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你坐,莫要怕。”


 杨太傅垂下眼帘,半晌后道,“臣,臣不能连累娘娘。”


 李太后倒了两杯茶,“是我连累了你。”


 杨太傅抬眼,看着她不说话。


 李太后又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你坐。”


 杨太傅犹豫了再三,慢腾腾走过去,坐在了椅子上,“娘娘有何吩咐?”


 李太后把那杯茶放在他面前,“多谢你这么多年用心辅佐皇儿。”


 杨太傅小声回答,“这是臣的本分。”


 李太后叹了口气,“听说你前些日子受伤了,都好了没?”


 杨太傅又微微抬眼,“臣都好了,多谢娘娘记挂。”


 李太后正好和他四目相对,杨太傅的眼就再也垂不下去了,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她。李太后四十多岁了,因她容貌出众,且保养得宜,不知道的人,以为她三十出头呢。


 杨太傅愣了好久,鬼使神差般喊出两个字,“姐姐。”


 李太后眼底忽然有些水光,“镇哥儿,你还好吗?”


 杨太傅的眼眶也有些红,“我还好,姐姐好不好?”


 李太后笑,“我是太后,全天下再没有哪个妇人日子比我好过了。”


 杨太傅苦笑,“是我多虑了,姐姐过的好,我就放心了。”


 李太后脸上的笑容忽然绽放到最大,“镇哥儿,你老了。”


 杨太傅本来被李太后的笑容闪的有些晕,听见这话,顿时回过神,眼神闪躲,“姐姐风采依旧。”


 李太后笑得更盛了,“你知道皇儿叫你来的意思吗?”


 杨太傅嗯了一声,“臣知道,但臣不能。圣上交代的事情,刀山火海,臣义不容辞。”


 李太后不再说话,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眼底却仍旧有些水意,“镇哥儿,我若说,我愿意呢,不为皇儿,为了我自己。”


 杨太傅忽然抬头,眼神犀利地盯着李太后,“娘娘莫要开玩笑,臣不能一错再错。”


 李太后端起茶盏,低下了头,“镇哥儿,皇儿最精明了。哀家虽然是他亲娘,也被他套进去了。可哀家明明知道这是个套,却也不想出去。”


 杨太傅半晌后开口,“姐姐,他是个好皇帝,心里装着天下黎民百姓。”


 李太后轻声回道,“哀家知道,皇儿是个好皇帝。为了江山社稷,他殚精竭虑。哀家是他的亲娘,怎么能不为他分担呢。”


 杨太傅眼神闪了闪,“姐姐只需安享富贵就好,外头的事情,有我们呢。”


 李太后抬头,笑看他,“镇哥儿,哀家今日很高兴。”


 杨太傅忍不住问,“姐姐因何高兴?”


 李太后忽然笑,“你说呢?”


 杨太傅表情复杂,“姐姐,以前,我救圣上,是为了姐姐。现在,我为圣上办事,不全是为了姐姐。”


 李太后点头,“我知道,以前我留你,是为了皇儿。今日我来,也不全是为了皇儿。”


 杨太傅眯起了眼睛,“姐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李太后把玩着手中的茶盏,“镇哥儿,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你不必耿耿于怀。我以前恨你们家老太太,现在也能理解她了,谁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呢。”


 杨太傅的声音毫无温度,“姐姐,为了圣上,姐姐什么都愿意做吗?”


 李太后的声音也很轻,“当念你若娶了我,最多是年轻时艰难一些,也可能做不了这么大的官。但皇儿不一样,若皇位不稳,他会人头落地。不光是他,我两个女儿,还有娘家一群人,所有人都要受牵连。为了保住他的性命,我是他亲娘,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但如今不一样了,皇儿有能力保全自己了,我就不用管他啦。我今日来,就是想看看你,和你说说话,有些话,哀家也只能和你说了。”